1. [单选题]提高多普勒检测灵敏度,下列哪项是不可取的
A. 降低发射超声波的基础频率
B. 提高接收线路的信噪比(S/N)
C. 选择最佳的探头
D. 降低接收线路的信噪比(S/N)
E. 提高换能器、接收器声的敏感度
2. [单选题]二尖瓣结构不包括
A. 瓣环
B. 瓣叶
C. 腱索
D. 乳头肌
E. 调节束
3. [单选题]出入肾门的结构有
A. 肾盂
B. 血管
C. 神经
D. 淋巴管
E. 以上均对
4. [单选题]胸骨上窝声窗可检测到的切面不包括
A. 右室流入道切面
B. 主动脉弓短轴切面
C. 左心房-肺静脉切面
D. 肺动脉及分支切面
E. 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5. [单选题]胸廓内静脉注入
A. 锁骨下静脉
B. 上腔静脉
C. 头臂静脉
D. 颈内静脉
E. 奇静脉
6. [单选题]肾窦结构中不包括以下哪项结构
A. 肾周脂肪
B. 肾盂
C. 肾盏
D. 肾血管
E. 肾锥体
7. [单选题]诊断最常用的超声频率范围是
A. 1~10MHz
B. 1.5~10MHz
C. 2~10MHz
D. 5~10MHz
E. 7~10MHz
8. [单选题]早期妊娠时,羊膜囊被下列哪一项围绕
A. 羊膜
B. 绒毛膜
C. 蜕膜
D. 胎盘
E. 卵黄囊
9. [单选题]B型超声是指
A. 振幅调制型
B. 亮度调制型
C. 彩色血流显像
D. 多普勒血流频谱显示
E. 以上都不是
10.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数字波束形成器的优点
A. 延迟精度高
B. 加算精度高,加算系统的杂波少
C. 采用电子聚焦技术,提高横向分辨力
D. 可以同时组成多重声束波,稳定性好
E. 系统灵活性大,可以做加算以外的处理
1.正确答案 :A
解析:降低发射超声波的基础频率会降低图像分辨力,因此不可取。
2.正确答案 :E
解析:组成二尖瓣的结构包括:二尖瓣瓣环、瓣叶、腱索及乳头肌。调节束位于右室腔,从室间隔中部连至右室前壁前乳头及根部,可以防止右室过度扩张,右束支亦从此处通过。
3.正确答案 :E
解析:肾的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是肾盂、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的门户,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合称肾蒂。
4.正确答案 :A
解析:胸骨上窝声窗可检测到的切面包括:主动脉弓短轴切面、左心房-肺静脉切面、肺动脉及分支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5.正确答案 :C
解析:头臂静脉又称无名静脉,左右各一,分别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所成的夹角称为静脉角。左头臂静脉较长,横过主动脉弓上缘斜向右下;右头臂静脉较短,几乎垂直下降。头臂静脉除收集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的血液外,还收纳甲状腺下静脉、椎静脉、胸廓内静脉等。
6.正确答案 :E
解析:肾分为肾实质和肾窦两部分,实质厚1.5~2.5cm,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肾皮质位于浅层,占1/3,富于血管。肾髓质位于深部,占2/3,主要由肾小管结构组成。皮质有部分伸到髓质锥体之间,形成肾柱。髓质由15~20个锥体组成,肾锥体的基底朝向皮质,尖端顿圆,指向肾门。肾窦为肾盏、肾盂、肾动脉、肾静脉和脂肪等占据,脂肪充填于肾盂、肾盏和肾血管的间隙中。
7.正确答案 :C
解析:超声诊断所用声源振动频率一般为1~10MHz,常用2.5~5.0MHz。
8.正确答案 :B
解析:胎膜包括绒毛膜、羊膜。绒毛膜为胎膜外层;羊膜为胎膜内层,薄而透明;羊膜囊为羊膜环绕形成的一个囊状结构,囊内为羊膜腔,胚胎位于其中。
9.正确答案 :B
解析:B超是将回声信号以光点的形式显示成二维图像,属亮度调制型,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实时显像。
10.正确答案 :C
解析:从电子技术的角度看,波束形成器可以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模拟式采用模拟延迟线实现信号延迟,在波束合成后再转变成数字量,由计算机做进一步的处理。数字式则在接收的前段就将回波信号转变成数字量,用数字电路来实现信号的延迟与叠加,这是两种技术的根本区别。数字波束形成器的主要优点有:延迟精度高,加算精度高,加算系统的杂波少,采用电子聚焦技术,提高纵向分辨力,可以同时组成多重声波束,稳定性好,系统灵活性大。可以做加算以外的处理。其技术特点包括:①数字式超声发射聚焦,数字式接收聚焦延迟线,可把超声束聚焦在很狭小范围内,达到全程连续动态聚焦;②由模拟延迟线迭加聚焦变为时间型迭加聚焦,因此不随距离失真,减低旁瓣效应;③采用数字式延时,延迟量可分级变换;④数字式动态变焦,可改善声束主瓣与旁瓣的相对大小,抑制旁瓣,消除旁瓣伪像。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