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2023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妇产科护理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解释(Q1),更多妇产科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宜选用的治疗方法是
A. 激素治疗
B. 手术治疗
C. 放射治疗
D. 化疗
E. 中医中药治疗
2. [单选题]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遵医嘱行坐浴可在产后
A. 产后3天
B. 产后5天
C. 产后7天
D. 产后4天
E. 产后2天
3. [单选题]血、脂肪和粪的清洗宜选择
A. pH>7的洗涤剂
B. pH<7的洗涤剂
C. 温水
D. 盐水
E. 乙醇
4. [多选题]有关女性生殖器淋巴的引流,说法正确的是
A. 外阴淋巴大部分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B. 阴道下1/3段淋巴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C. 腹股沟浅淋巴结汇入髂外淋巴结
D. 宫颈淋巴汇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E. 子宫体淋巴汇入腰淋巴结及腹股沟浅淋巴结
5. [单选题]对于先兆早产的孕妇,首要的治疗是
A. 控制感染
B. 做好接生准备
C. 促胎肺成熟
D. 抑制宫缩
E. 左侧卧位休息
6. [单选题]卵巢癌肠道转移行手术治疗,术前3天应选用( )
A. 普食
B. 半流质
C. 流质
D. 无渣半流质
E. 无渣普食
7. [单选题]关于宫颈黏液于月经周期中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排卵前雌激素使宫颈黏液呈典型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B. 孕激素使宫颈黏液分泌增多
C. 孕激素使宫颈黏液拉丝度达10cm
D. 雌激素使宫颈黏液分泌减少
E. 雌激素使宫颈黏液结晶逐渐模糊
8. [单选题]最常用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止血药物是( )
A. 雌激素
B. 孕激素
C. 雄激素
D. 酚磺乙胺(止血敏)
E. 抗前列腺素
9. [单选题]胎头矢状缝在骨盆入口左斜径上,前囟在骨盆左后方,此时胎方位为( )
A. ROA
B. LOP
C. ROP
D. LOA
E. ROT
10. [单选题]患者女性,37岁。已婚,结婚4年未孕。妇科检查:子宫后位,正常大小,宫骶韧带处扪及数个小硬结节,双侧附件无明显异常。临床初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下列不是此病的临床表现的是
A. 不育症
B. 继发性痛经
C. 月经失调
D. 原发性痛经
E. 盆腔扪及结节
公元前50~25年描述子宫结构的医学家Celsus属于哪个时期( )母乳喂养的优点包括医院的基本饮食包括 ( )女,32岁,停经7周开始有厌食,尿量少,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宫体软,附件(-),实验室检查:妊娠试验(+)尿酮体(+++),
当代护理学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整体化产科护理是( )一次会阴湿热敷的时间为女,33岁。白带增多,中度。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实现控制工作依据的是某女士,26岁,血中伴有小水泡物,暗红色。妇科检查:血压150/80mmHg,如孕4个月
促进子宫收缩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关于产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妊娠合并阑尾炎,描述恰当的是下列选项中对诊断葡萄胎最有价值的是( )。实施输卵管通畅试验的适宜时间为( )。紫外线消毒病
第二产程常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监测胎儿宫内安危情况最简便的方法是( )胎儿附属物是妊娠图中最有参考意义的曲线是实行"集中政策,分散经营"集中领导下的分权管理的是护士应有的权利保障有 ( )已婚妇女,色鲜红,伴
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关于念珠菌性阴道炎易发因素,哪项不对患者女性,40岁。因卵巢癌住院,常常哭泣,并且焦虑不安。对该患者首选的护理措施是对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是作大便隐血试验,嘱患者检
产后大出血休克的护理,下列不妥的措施是( )患者26岁。因闭经2个月,有早孕反应就诊。子宫如孕2月大小,左侧扪及圆形囊性肿块,壁薄,直径约6 cm,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哺乳期保健人员的职责有病床应符合下列哪些
下列护理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处理高危妊娠正确的是关于绒毛膜癌的治疗,说法不恰当的有属于控制的基本原则的是个案护理的优点是口服给药下列错误的是 ( )文字教育方式是初产妇,胎吸分娩,胎儿体重4100g。胎儿娩出后阴
产褥感染护理下列哪一项是不妥当的( )孕妇应从妊娠第几周开始自我监测胎动?( )有关胎头吸引术的护理内容,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先露+3,告之现在的产力包括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下列子宫内
某女,初孕妇,30岁,叙述正确的是某护士发现自己给患者发错了药,末次月经记不清,行产科检查:腹围99cm,宫高35cm.胎头已入盆固定,主要加强的护理是绝对卧床休息
增加肛查次数了解胎头是否入盆#
严密观察胎心及羊水性状
下列正常新生儿护理哪一项不正确( )妇女保健的工作宗旨是关于阴道镜检查的护理措施,不包括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最常见的情感障碍为横位、活胎,宫口开全,胎膜己破,正确的处理为下列属于绝大多数员工具有的心理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