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病情最严重的过敏性紫癜类型是
A. 紫癜型
B. 关节型
C. 腹型
D. 肾型
E. 混合型
2. [单选题]下列与移位菌群失调原因无关的是
A. 不适当使用抗菌药物
B. 外科手术
C. 插管或介入治疗
D. 免疫功能下降
E. 细菌结构变化
3. [单选题]时间因素
A. 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对目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
B. 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
C. 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
D. 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
E. 健康教育项目使用问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4. [单选题]产后访视开始于产妇出院后
A. 3天内,产后14天和28天
B. 3天后,产后14天和28天
C. 5天内,产后15天和28天
D. 5天后,产后15天和28天
E. 7天内,产后20天和28天
5. [单选题]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的主要药物,下列有关抗菌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对一切感染都应尽早使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
B. 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考虑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要考虑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C. 有了各种抗菌药物,就不会发生医院感染的问题了
D. 抗菌药物可用作消毒剂,直接消毒皮肤伤口
E. 发烧病人都是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故均可用抗菌药物治愈
6. [单选题]有效通气量指的是
A. 肺泡通气量
B. 每分通气量
C. 潮气量
D. 最大通气量
E. 肺活量
7. [单选题]下列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 详细观察病人咳嗽、咳痰情况
B. 痰黏稠时可雾化吸入
C. 给予低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D. 吸烟者戒烟
E. 控制呼吸道感染
8. [单选题]有破口,是活瓣形成的是
A. 开放性气胸
B. 张力性气胸
C. 自发性气胸
D. 闭合性气胸
E. 血气胸
9. [单选题]阴道镜检查是利用阴道镜将子宫颈的阴道部黏膜放大
A. 5~10倍
B. 10~20倍
C. 10~40倍
D. 30~40倍
E. 40~50倍
10. [单选题]大量呕血患者饮食护理正确的是
A. 暂禁食
B. 温热的流食
C. 温凉的流食
D. 软食
E. 普食
11. [单选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是
A. Felty综合征
B. 光过敏
C. 多系统脏器损害
D. 关节畸形
E. 乏力、发热、体重减轻
12. [单选题]心源性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 乏力、腹胀、心悸、心电图出现U波增高
B. 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表情淡漠、嗜睡
C. 较重的体力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可缓解
D. 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急性、短暂可逆性意识丧失
E. 食欲下降、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双下肢可凹性水肿
13. [单选题]小儿腹泻的发病年龄多见于
A. 7岁以下
B. 6岁~7岁
C. 4岁~5岁
D. 2岁以下
E. 6月以内
14. [单选题]一小孩只会说短句,能跑,会折纸,能与小朋友做交往游戏,其最可能的年龄是
A. 2岁
B. 1岁
C. 7岁
D. 6岁
E. 4岁
15. [单选题]低血钾常发生于
A. 钾离子摄入减少
B. 醛固酮分泌减少
C. 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减少
D. 肾排钾减少
E. 代谢性酸中毒
16.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首先升高的是
A. 血淀粉酶
B. 尿淀粉酶
C. 血脂肪酶
D. 血糖
E. 血钙
17.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
A. 产生血小板抗体
B.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C. 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D. 铁缺乏
E. 凝血因子缺乏
18. [单选题]孩子每次刷牙之后都受到妈妈的奖励,因此养成每天刷牙的习惯。妈妈采用的方法是
A. 脱敏法
B. 示范法
C. 厌恶法
D. 正强化法
E. 想象法
19. [单选题]导致内源性感染的机体因素不包括
A. 健康状况不佳
B. 抵抗力下降
C. 心理因素刺激
D. 抗生素应用
E. 免疫功能受损
20. [单选题]循环系统的组成包括
A. 心脏、血管和血液
B. 心脏和血管
C. 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
D. 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体液
E. 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
1.正确答案 :D
解析:过敏性紫癜根据受累部位的表现可分为紫癜型、腹型、关节型、肾型和混合型。其中,紫癜型为最常见的类型,肾型为最严重的类型。
2.正确答案 :E
解析:移位菌群失调:/\n/也称定位转移或易位,即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菌的部位定植或定居,如大肠中的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转移到呼吸道或泌尿道定居。其原因多为不适当地使用抗生素,即该部位的正常菌群被抗生素抑制或消灭,从而为外来菌或过路菌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定植的条件。外科手术、插管等侵入性诊疗容易引发移位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如大面积烧伤病人等也易于发生移位菌群失调。/\n/移位菌群失调表现为:横向转移,如下消化道向上消化道转移,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转移;纵向转移,如皮肤及黏膜表层向深层转移;肠腔向腹腔转移;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
3.正确答案 :A
解析:1.时间因素又称历史因素。是指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的、可能对目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如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的颁布、重大生活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等。
2.测量者因素:在评价过程中,测试这本身的态度、工作人员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及目标人群的成熟型对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均有影响。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并按照测量者的希望进行表现。
3.回归因素是指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但在以后的测试中可能会恢复到原有的实际水平的现象。
4.选择因素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从而影响观察结果的正确性。但在评价中,可以通过随机化或配对选择的方法防止或减少选择偏倚对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影响。
4.正确答案 :A
解析:产后访视开始于产妇出院后3天内,产后14天和28天。记忆性知识点。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二十二章妇女保健”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 :B
解析:为了保护病人正常菌群的定植力,应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抗菌药只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之一,还有很多其他重要措施如无菌操作、消毒灭菌等;抗菌药一般不作为消毒剂使用;发热也有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由病毒引起的一般不使用抗菌药。
6.正确答案 :A
解析:肺泡通气量指吸气时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为有效通气量。
7.正确答案 :C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食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利痰液排出。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 :B
解析:由于肺的破口或胸壁的破口形成了活瓣,随着呼吸动作,气体不断进入胸腔,压力逐渐增高,在将纵隔推向健侧的同时,会有大量气体进入皮下组织,从而形成皮下气肿。
9.正确答案 :C
解析:阴道镜检査是利用阴道镜将子宫颈的阴道部黏膜放大10~40倍。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二十四章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 :A
解析:大量呕血患者一般需暂禁食。如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可在止血后24小时给予温流质饮食;消化性溃疡少量出血,一般不需禁食,可摄入少量流质饮食,以中和胃酸,减少饥饿性胃肠蠕动,有利止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需禁食时间较长,一般于出血停止48~72小时后可先试给半量冷流质饮食。
11.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二者同为免疫系统疾病,且都可以出现多系统的损害。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且均会出现关节的畸形。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多系统损害为主,也可以有关节的受累,但是一般没有关节畸形。
12.正确答案 :C
解析:心源性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劳力性呼吸困难。
13.正确答案 :D
解析:现今我国小儿腹泻病的病死率已降至1%以下(0.57‰)。但发病率仍然较高,腹泻病多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小儿约占75%。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腹泻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4.正确答案 :A
解析:9个月看到熟人会手伸出来要人抱,能与人合作游戏。2岁能说出2~3个字构成的句子。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语言的发育(表达语言阶段)”知识点进行考核】
15.正确答案 :A
解析:造成低钾血症的原因有入量不足、排出过多、体内转移以及碱中毒等,上述5选项中B、C、D、E均可导致高钾血症。
16.正确答案 :A
解析: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检查:(1)血清淀粉酶测定: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即可确诊。淀粉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并不一致,有时胰腺细胞广泛破坏,血清淀粉酶值正常或低于正常。(2)尿液淀粉酶测定: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持续1~2周。(3)血清脂肪酶测定: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病人有诊断价值。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7.正确答案 :B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对恶性细胞不能识别与消灭,使之得以繁殖,最终导致白血病。ITP的发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多认为血小板相关抗体或抗血小板抗体等自身抗体的形成在ITP的发病机制中非常重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该题针对“贫血”知识点进行考核】
18.正确答案 :D
解析:在行为矫正过程中,正强化法和厌恶法是常用的方法。使行为得到加强并保持重复出现的刺激现象就叫正强化。使行为得到削弱以致消失的刺激现象叫做负强化。厌恶法属于负强化的一种。
19.正确答案 :C
解析:导致内源性感染的机体因素包括健康状况不佳、抵抗力下降、抗生素应用、免疫功能受损等。
20.正确答案 :E
解析: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