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患者,女,60岁。戴全口义齿1天,说话时有"哨音",其原因是
A. 下颌舌侧基托过厚,后牙偏舌侧
B. 基托后缘过长
C. 颌前牙舌侧光滑,前磨牙区牙弓过窄
D. 前牙覆盖过大
E. 基托后缘过短
2. [单选题]乳牙患龋在哪一个年龄段达到高峰
A. 7~8
B. 4~5
C. 1~2
D. 9~10
E. 5~6
3. [单选题]患者,女,11岁。左面部肿大,畸形,随年龄而增长。查:左鼻及唇颊增大、下坠,软,面部及躯干皮肤有多处棕色斑。最大的棕色斑约8cm×6cm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 放线菌病
B. 神经纤维瘤病
C. 囊性淋巴管瘤
D. 海绵状血管瘤
E.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1.正确答案 :C
解析:哨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后部牙弓狭窄,尤其在前磨牙区,使舌活动间隙减小,舌活动受限,使舌背与腭面之间形成很小的空气逸出道变小;基托前部的腭面太光滑,前牙舌面过于光滑。
2.正确答案 :A
解析:乳牙患龋情况为1岁左右起即直线上升,七八岁时达高峰,此后由于乳、恒牙替换,新生恒牙陆续萌出,乳牙患龋率下降。
3.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是个案的综合分析试题,测试考生对神经纤维瘤病诊断的了解程度以及对面部肿大、畸形鉴别诊断能力。此题正确答案是神经纤维瘤病。此题对未搞过颌面外科的临床医师有一定难度。面部肿大、畸形最常见于海绵状血管瘤、囊性淋巴骨瘤、神经纤维瘤病。其次是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放线菌病,前三者为面部肿大,弥漫无边界,质软。后两者肿胀较硬,特别是放线菌瘤呈板状硬,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肿胀因皮肤刺痒搔抓增厚,因此这两种病可排出。据患者表现面部广泛肿胀甚至下垂、软,加之面部及躯干部皮肤有多处棕色斑(咖啡斑),这些都是神经纤维瘤病的主要特征性表现。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