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药品生产企业应开展药品不良反应重点监测的品种不包括
A. 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
B.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
C. 首次进口5年内的药品
D. 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的特定药品
2. [单选题]传出神经系统受体主要分布于
A. 瞳孔括约肌
B. 心脏
C. 骨骼肌
D. 膀胱括约肌
E. 以上都包括
3. [单选题]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多久内不得恢复其调剂资格
A. 3个月
B. 6个月
C. 1年内
D. 3年内
4. [单选题]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有效期的表述形式错误的是
A. 有效期至2011年08月
B. 有效期至2011.08
C. 有效期至2011.8
D. 有效期至2011/08/08
E. 有效期至2011年08月08日
5. [单选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毒剂可选用
A. 钙拮抗剂
B. 依地酸二钠钙
C. 新斯的明
D. 阿托品
E. 毒扁豆碱
6. [单选题]不需要许可证的是
A. 处方药的生产销售、批发销售
B. 非处方药的生产销售、批发销售
C. 处方药的零售
D. 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
E. 乙类非处方药的零售
7. [单选题]阿司匹林水解、酸化后,析出的白色沉淀是
A. 水杨酸钠
B. 水杨酸
C. 乙酰水杨酸
D. 苯甲酸
E. 乙酸
8. [单选题]关于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胃穿孔
B. 胃出血
C. 大便潜血
D. 小便潜血
E. 十二指肠溃疡
9. [单选题]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药品批准文号的有效期是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五年
E. 十年
10. [单选题]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是
A. 吸收
B. 分布
C. 代谢
D. 排泄
E. 转化
1.正确答案 :B
解析:(1)对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和首次进口5年内的药品,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开展重点监测,并按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和报告,对本企业生产的其他药品,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根据安全性情况主动开展重点监测。故A、C应当开展主动监测。建议考生运用口诀"新进5年内应重监;他进满5年主重监"准确记忆。(2)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药品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可以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对特定药品进行重点监测,故D应当开展主动监测。
2.正确答案 :E
解析:答案:E。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主要分布于眼睛、心脏、血管平滑肌/血管内皮、肺、胃、肠、膀胱、子宫和皮肤汗腺等。
3.正确答案 :B
解析:抗菌药物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6个月内不得恢复其处方权和药物调剂资格。故选B。
4.正确答案 :C
解析:标签中的有效期应当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用两位数字表示。
5.正确答案 :D
解析:抗胆碱药,最常用药物为阿托品。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对副交感神经和中枢社会机系统毒蕈碱受体的作用,对减轻、消除毒蕈碱样症状和对抗呼吸中枢抑制有效,但对烟碱样症状和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无效。故此题应选D。
6.正确答案 :E
7.正确答案 :B
解析:阿司匹林水解生成水杨酸钠及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则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同时产生醋酸的臭气。
8.正确答案 :D
解析:非甾体类抗炎药常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吡罗昔康、酮咯酸、阿司匹林等,均曾有引起胃出血、胃穿孔、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大便潜血的报道。即使环氧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等理论上能够避免胃肠出血的新品种,也不能完全避免。其他如呋塞米、依他尼酸、利血平、毗喹酮、维生素D等亦可诱发消化道溃疡及出血。有些药由于对胃肠黏膜或迷走神经感受器有刺激作用,能引起恶心、呕吐,如硫酸亚铁、抗酸药、吡喹酮、丙戊酸钠、氨茶碱都可引起恶心、呕吐,偶可致腹泻。抗癌药如氮芥、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也可引起恶心呕吐。有些药能引起肠蠕动减慢甚至肠麻痹,如抗精神病药氯丙嗪、丙米嗪、阿米替林、氯氮平、多塞平;抗组胺药、阿托品、东莨菪碱、苯海索等。有些药能引起便秘或腹泻,如美国批准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阿洛司琼,上市不久即出现了26例局部缺血性结肠炎,其中有4例导致死亡。故此题应选D。
9.正确答案 :D
10.正确答案 :A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分布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的过程,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排泄是指体内原型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A。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