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门诊应首先安排入院的患者是
A. 衣原体肺炎
B. 急性肾炎
C. 晚期胃癌
D. 急性胃肠炎
E. 严重颅脑损伤
2. [单选题]不会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是
A. 创伤
B. 宫颈内口松弛
C. 下生殖道感染
D. 羊膜腔内压力升高
E. 巨大儿
3. [单选题]呼气性呼吸困难的最常见病因是
A. 气管异物
B. 大支气管肿瘤
C. 大片肺组织实变
D. 大量胸腔积液
E. 小支气管痉挛
4. [单选题]2个月至儿童期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 大肠杆菌
B. 葡萄球菌
C. 肺炎双球菌
D. 空肠弯曲菌
E. 流感嗜血杆菌
5. [单选题]健康教育的特点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什么为主要措施
A. 促进居民健康
B. 传播健康信息
C. 促进健康
D. 防治疾病
E. 增进健康,减少残障
6. [单选题]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 心律失常
B. 尿毒症
C. 脑血管意外
D. 心力衰竭
E. 高血压危象
7. [单选题]内脏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
A. 痛觉迟钝,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B. 痛觉迟钝,痛感弥散,定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C. 疼痛刺激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
D. 疼痛刺激不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
E. 某个内脏病变产生的痛觉信号,被定位于远离该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
8. [单选题]成人每天需碘量应为
A. 50~100μg
B. 100~150μg
C. 150~200μg
D. 200~250μg
E. 250~300μg
9. [单选题]在医院感染中,属于内源性感染的是
A. 病原体来源于护士污染的手
B. 病原体来源于消毒不合格的医疗用品
C. 病原体来源于自身口腔
D. 病原体来源于探视者
E. 病原体来源于其他病人
10. [单选题]乳房纤维腺瘤
A. 周期性疼痛,乳房内有大小不等结节、质韧、边界不清
B. 病程缓慢,乳房有单个包块,边界清楚、活动
C. 病程短,乳房内有单个包块、边界不清、活动不大、肿块固定且腋窝淋巴结肿大
D. 肿块较小,位于乳头下方,常见乳头血性溢液
E. 早期患侧乳房肿痛伴发热
1.正确答案 :E
解析:年老体弱、病情危重的患者就诊时,门诊应提前安排就诊。在这里最严重的是颅脑外伤,故应首先安排入院的患者是严重颅脑损伤 。故选E。
2.正确答案 :E
解析:胎膜早破的病因包括:①机械性刺激,如创伤或妊娠后期性交;②羊膜腔内压力升高;③宫颈内口松弛;④下生殖道感染;⑤胎膜发育不良。
3.正确答案 :E
解析:引起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的病因是小支气管痉挛,常见于COPD及支气管哮喘;大气道肿瘤等引起的上呼吸道狭窄梗阻常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而重症肺炎、大量胸腔积液等疾病由于换气功能受损,常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
4.正确答案 :E
解析:1、流感杆菌脑膜炎好发于6岁以下幼儿(E对)2、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好发于老年人及婴幼儿(C错)3、大肠杆菌是新生儿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A错)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脑膜炎往往继发于腰椎穿刺、神经外科手术后(B错)。
5.正确答案 :B
解析: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6.正确答案 :C
解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致死原因为脑血管意外、心血管意外和肾功能不全等,我国以脑血管意外为多见,心力衰竭和尿毒症次之,而欧美国家以心力衰竭多见,脑血管意外和尿毒症次之。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脑血管疾病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 :A
解析:内脏性疼痛的特点是:①内脏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痛觉迟钝,对刺、割、灼等刺激不敏感。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②躯体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疼痛刺激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当波及壁腹膜时,可出现明确的麦氏点疼痛和右下腹局限性腹膜刺激征表现。③牵涉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某个内脏病变产生的痛觉信号,被定位于远离该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如急性胆囊炎出现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常伴有右肩背部疼痛。
8.正确答案 :B
解析:一般成人每天需碘量应为100~150μg,而孕妇及乳母每天应增加50μg。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十二章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9.正确答案 :C
解析: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病人命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包括虽从其他病人或周围环境中来的,但已在该病人身上定植的微生物。例如,肠道、口腔、呼吸道、阴道、尿道及皮肤等部位常构成内源性感染的微生物“贮藏库”。在平时定植于这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对宿主不致病,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体系。但是,当病人健康状况不佳,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因素,可导致菌群失调或使原有生态平衡失调,菌群移位(易位),从而引发感染。
10.正确答案 :B
解析:病人常在无意中发现乳内有无痛性肿块,多为单发,亦可为多发,也可在双侧乳腺内同时发生,以乳腺外上象限较为多见,有时在乳内布满大小不等的肿瘤,称为乳腺纤维腺瘤病。肿瘤一般生长缓慢,但妊娠期及哺乳期生长较快。肿瘤直径1~3cm,亦有超过10cm以上者。常呈圆形、椭圆形,质地韧实,边缘清楚,表面光滑,移动良好,触诊有滑动感。无触压痛,无乳头溢液。故选B。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