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2023正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小儿内科学高级职称(正高)人机对话考试试题(N3),更多小儿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1. [多选题]有关小儿肝、脾大的判断
A. 病毒性肝炎,肝、脾一定重度肿大
B.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出现肝、脾大
C. 溶血性贫血常伴有肝、脾大,以脾大为著
D. 肝豆状核变性以肝大为主,伴有肝病及神经症状
E. 戈谢病有肝、脾大,肝大为主,可有脾功能亢进
2. [多选题]出生后造血的特点是
A. 小儿各年龄期均常见骨髓外造血
B. 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
C. 5~7岁以后黄髓逐渐增多
D. 黄髓有潜在的造血功能
E. 出生后头几年缺少黄髓
3. [多选题]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血常规特点是
A. 红细胞较大,血红蛋白充盈较好
B. 粒细胞有核左移
C. 粒细胞较大
D. 数目亦可减少
E. 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
4. [多选题]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特点包括
A. V5导联R/S≤1
B. Rw+Svs>1.05mV
C. 重症者RV1+SV5>1.2mV
D. Vl导联R/S≥1
E. 心电轴右偏≥90°
5.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婴儿期中、大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
A. 喂养困难、体重不增
B. 反复呼吸道感染
C. 气急、多汗
D. 出生后不久出现青紫
E. 胸骨左缘下方响亮、粗糙,全收缩期杂音
6. [单选题]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此种情志多为( )
A. 过喜
B. 过思
C. 过怒
D. 过恐
E. 过悲
7. [多选题]颅内高压症临床表现包括( )
A. 呼吸不规律
B. 低血压
C. 前囟门紧张或隆起
D. 昏迷
E. 呕吐
8. [多选题]下列哪种情况网织红细胞增多( )
A. 急性溶血
B. 慢性溶血
C. 失血性贫血
D. 缺铁性贫血合理治疗后1周左右
E.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9. [多选题]产毒性大肠杆菌的特点正确的是
A. 多发于冬季
B. 潜伏期1~2天
C. 脓血便
D. 常发生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E. 病程多自限
10. [单选题]"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 )
A. 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
B. 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
C. 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
D. 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
E. 头为五脏六腑精气会聚之所
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的腧穴是( )下列哪些是化脓性脑膜炎脑室穿刺的适应证引起弥散量降低的有正常的脉象又称为( )肾病综合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副作用有中魁
八邪
十宣
四缝#
二白B超示脑室明显扩大者#
小儿惊风多见( )下列哪些属于无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 )易于导致干咳少痰,叙述正确的有有关胎儿血液循环下列说法哪些不正确 ( )男孩,13个月,因腹泻呕吐3d而入院,经血检查血钾为7.5mmol/L,诊断为高血钾症,
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选择化疗方案的依据为有关ADCC,本例诊断不可能是( )病理类型#
免疫病理类型#
细胞遗传学类型
临床分期#
肿瘤所在部位是NK细胞的一种功能#
基本机制是NK细胞表面表达IgGFc的受体#
慢性肝炎时增
可以预防佝偻病
蛋白质中约2/3为乳蛋白,凝块较小#
含有酶,皮肤细胞可表现为干燥,脑组织脱水可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肌张力高甚至惊厥,由于血液高渗及室上核细胞脱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血压会相应降低,应鼓励家长
小儿疾病种类的特点如气的分类主要有( )不是肾性蛋白尿的有新生儿肺炎的常见临床表现为 ( )血糖正常而尿糖阳性的是脂溶性维生素包括可引起肌酸激酶增高的有心脏病中以先天性心脏病为多见#
风湿热的活动期以
小儿尿路感染的常见原因有 ( )流感的主要保护性抗体包括头身重痛,属( )下列哪些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共同点 ( )肺炎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征中下述哪些是恰当的正常新生儿下列哪项体征可以呈阳
患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的小儿,肿大淋巴结压迫可出现哪些情况 ( )水肿的治疗原则包括( )下列哪些属于无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 )半侧多汗的可能病因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高危因素有 ( )新生儿
8个月小儿佝偻病的体征有 ( )由于新生儿泌尿系统的特点,易出现下列哪些情况现已进行新生儿筛选的疾病有 ( )主动脉缩窄时周围血管体征表现为方颅#
肋骨串珠#
“O”型腿
鸡胸
颅骨软化水肿或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
小儿如何获得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关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正确的是 ( )GHD的筛查试验包括哪些 ( )身长发育异常的疾病有 ( )个人史包括 ( )自然感染结核菌后#
服用6~12个月异烟肼
接种卡介苗
小儿生理性贫血的原因恶露不尽的病因病机是(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措施是 ( )下列关于学习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 ( )前囟门饱满见于 ( )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是( )风邪伤人,以致病位游移,行无定处,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