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补体结合试验是
A. 仅能用于抗原的检测
B. 不出现溶血为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C. 仅有两个系统参与反应
D. 出现溶血为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E. 只用于可溶性抗原的测定
2. [单选题]生吃淡水鱼虾有可能感染
A. 钩虫
B. 蛲虫
C. 绦虫
D. 血吸虫
E. 肝吸虫
3. [单选题]抗原抗体反应的四个特点,除外
A. 瞬时性
B. 特异性
C. 可逆性
D. 阶段性
E. 比例性
4. [单选题]下列有关细菌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不相容性
B. 质粒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C. 质粒为环状双股结构
D. 小质粒一般属于非结合性质粒
E. 结合性耐药性质粒又称R质粒
5. [单选题]根据酶的特性及测定原理,测定酶活力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酶促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速度即逐渐降低
B. 要规定一定的反应条件,如时间、温度、pH等
C. 配制的底物浓度要准确且足够大
D. 测定过程中,所用仪器应该绝对清洁
E. 对测定标本没有要求
6. [单选题]下表中正反血型定型中,正确的抗-A、抗-B、A型红细胞、B型红细胞、血型是
A. -+-+A
B. +-+-B
C. ++++AB
D. --++O
E. ----O
7. [单选题]检测尿肌红蛋白对心肌梗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方法是
A. 隐血试验法
B. 80%饱和硫酸铵法
C. 单克隆抗体免疫法
D. 电泳法
E. 磺基水杨酸法
8. [单选题]关于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下列错误的是
A.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B. 激活补体
C. 形成攻击膜复合体
D. 介导ADCC
E. 亲细胞作用
9. [单选题]细菌染色涂片的一般方法是
A. 在载玻片上直接将菌落涂上
B. 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将菌落在盐水中均匀涂布
C. 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将菌落在蒸馏水中均匀涂布
D. 在载玻片上加一滴酒精,将菌落在酒精中均匀涂布
E. 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菌落就在火焰上烤干
10. [单选题]急性传染病时,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显著减少的机制是
A. 骨髓生成嗜酸粒细胞功能障碍
B. 嗜酸粒细胞破坏过多
C. 交感神经受抑制
D.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E. 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1.正确答案 :B
解析:补体结合试验中,如果不出现溶血说明存在抗原抗体反应,补体被消耗掉,即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2.正确答案 :E
解析:淡水鱼虾可作为肝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容易含有其的感染阶段囊蚴,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后囊蚴在消化道内孵出,从而感染人体。
3.正确答案 :A
解析: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阶段性。
4.正确答案 :B
解析: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环形闭合的双股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质粒编码非细菌生长所必需的某些生物学性状,如性菌毛、细菌素、毒素和耐药性等。质粒具有可自主复制、传给子代也可丢失及在细菌之间转移等特性,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
5.正确答案 :E
解析:根据酶的特性及定量原理,测定酶活力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酶促反应过程中,只有最初一段时间内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速度即逐渐降低。 (2)要规定一定的反应条件,如时间、温度、pH等,并在酶测定过程中保持这些反应条件的恒定,如温度不得超过规定温度的士1℃,pH应恒定。 (3)配制的底物浓度应准确且足够大,底物液中应加入不抑制该酶活力的防腐剂并保存于冰箱中,以防止底物被分解。 (4)标本要新鲜,由于绝大多数酶可因久置而活力降低,标本如无法及时测定,应保存于冰箱中。用血浆时,应考虑到抗凝剂对酶反应的影响。有些酶在血细胞、血小板中的浓度比血清高,为此在采血、分离血清时,应注意防止溶血和白细胞的破裂。 (5)在测定过程中,所用仪器应绝对清洁,不应含有酶的抑制物,如酸、碱、蛋白沉淀剂等。故选项E说法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E。
6.正确答案 :D
解析:O型红细胞上无A和B抗原,与抗A及抗B血清反应红细胞不凝集,O型红细胞血清中有抗A和抗B抗体,与标准红细胞发生凝集。
7.正确答案 :D
解析:电泳法,是指带电荷的供试品(蛋白质、核苷酸等)在惰性支持介质(如纸、醋酸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中,于电场的作用下,向其对应的电极方向按各自的速度进行泳动,使组分分离成狭窄的区带,用适宜的检测方法记录其电泳区带图谱或计算其含量(%)的方法。其能有效检测出尿肌红蛋白,从而对诊断心肌梗死更有时效。因此正确答案为D。
8.正确答案 :C
解析:Ig生物学功能:(1)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发挥中和毒素,阻断病原物入侵以及清除病原微生物等功能。(2)激活补体:抗体与补体结合后激活补体。(3)结合细胞 :1)调理作用:IgG/IgA通过免疫调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参与ADCC作用: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通过其表面的Fc受体识别包被靶抗原上IgG的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 3)介导I超敏反应: IgE为亲细胞抗体,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后使其致敏,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就会引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就会产生并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I超敏反应(4)穿过胎盘和粘膜。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中的抗体,保护婴儿免遭感染。分泌性IgA可在粘膜发挥抗感染作用。(5)免疫调理。故正确答案为C。
9.正确答案 :B
10.正确答案 :D
解析:有些急性传染病,因为机体应激反应增高,皮质激素分泌增高,使嗜酸性粒细胞降低。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