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类天疱疮的组织病理特征是( )。
A. 棘层松解
B. 上皮下疱
C. 不典型增生
D.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固有层
E. 角化过度
2. [单选题]有关舌体外伤处理原则正确的是( )。
A. 缝合时应选择一号缝线缝合
B. 缝合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舌体组织
C. 保持舌体长度
D. 保持舌体宽度
E. 保持舌体厚度
3. [单选题]下颌神经前干中感觉神经是( )。
A. 翼外肌神经
B. 颊神经
C. 嚼肌神经
D. 颞深神经
E. 耳颞神经
4. [单选题]1981年WHO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 )。
A. 牙、牙周组织、口腔邻近部位及颌面部均无组织结构与功能性异常
B. 牙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C. 无龋齿、无牙周疾病
D. 无牙体、牙周、黏膜疾病
E. 牙清洁、无结构与功能异常
5. [单选题]在致病因素去除后,有可能逆转的牙髓病变为( )。
A. 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B. 牙髓充血
C. 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D.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E. 牙髓变性
6. [单选题]碘酊用于口腔消毒的浓度是( )。
A. 2.5%
B. 2%
C. 1.5%
D. 1%
E. 0.5%
7. [单选题]根尖周组织病的病因不包括( )。
A. 化学刺激
B. 感染
C. 创伤
D. 电流刺激
8. [单选题]牙石中最主要的成分是( )。
A. 有机物
B. 无机盐
C. 厌氧菌
D. 细菌
9. [单选题]下列备洞原则中,哪种是错误的?( )。
A. 尽可能去除龋坏组织
B. 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晰
C. 边缘外形线应备成圆缓曲线
D. 预防性扩展
10. [单选题]可以主要采用旋转力量拔除的牙齿是( )。
A. 上颌切牙
B. 下颌切牙
C. 上颌双尖牙
D. 上颌磨牙
E. 下颌磨牙
1.正确答案 :B
解析:类天疱疮的组织病理特征:①上皮完整,上皮与结缔组织之间有裂隙或水疱,故为上皮下疱;②无棘细胞松解现象;③结缔组织表面平滑;④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并见有血管扩张;⑤免疫荧光直接法检查可见基底膜区有一连续细长的荧光带。
2.正确答案 :C
解析:舌组织有缺损时缝合创口应尽量保持舌的长度,将创口按前后纵行方向缝合。不要将舌尖向后折转缝合,以防舌体缩短,影响舌功能。
3.正确答案 :B
解析:下颌神经为混合神经,经卵圆孔出颅在颞下窝内即分出许多分支,其主要分支为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下颌牙齿及牙龈、口腔底、颊部的黏膜、舌的黏膜及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肤。运动纤维主要分布于咀嚼肌。下颌神经前干中的感觉神经是颊神经,其余均为运动神经。
4.正确答案 :B
解析:1981年WHO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5.正确答案 :B
解析:牙髓充血分为生理性充血和病理性充血两种。其中病理性充血是牙髓炎的早期表现,病理因素去处后,牙髓可恢复正常,所以又叫灶性可逆性牙髓炎
6.正确答案 :D
解析:碘酊口腔消毒的浓度为1%。
7.正确答案 :D
解析:引起根尖周病的病因:①感染感染是根尖周病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病因;②创伤包括急性创伤(如意外碰伤、斗殴可导致牙根尖周组织损伤)和慢性损伤(如创伤性咬颌、磨牙症、充填物过多可使根尖周损伤);③化学刺激在治疗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过程中,药物使用不当,刺激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④免疫因素根尖周病变中存在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可引起或加重炎症反应导致组织破坏。
8.正确答案 :B
解析:牙结石又称牙石,通常存在于唾液腺开口处的牙齿表面。牙结石开始是乳白色的软垢,会因逐渐的钙化而变硬。它是由75%的磷酸钙,15%~25%的水、有机物、磷酸锰、矿酸钙及微量的钾、钠、铁所构成,呈现出黄色、棕色或者黑色。
9.正确答案 :B
解析:基本原则:①洞形深度窝洞底必须建立在牙本质上,后牙洞深应达釉牙本质界下0.2~0.5mm,前牙应达釉牙本质界的牙本质面;②盒状洞形窝洞应制备成盒状,即除特殊情况外,要洞底平,侧壁平直与洞底相垂直,各侧壁之间相互平行,洞底各点线角应明确而圆钝,使应力不集中,要力均匀分布;③梯阶形成复面洞的洞底应形成梯阶以均匀分担咬合力,其中龈壁与髓壁平行,轴壁与近、远中侧壁平行,各壁交接呈直角,点、线角圆钝,龈壁一定要与轴壁垂直,切勿形成向龈方的斜面;④无基釉、脆弱牙体处理窝洞釉质壁应与釉柱排列方向平行,洞口不能留有无基釉,对脆弱的牙尖牙嵴,应适当降低高度,减轻要力负担。
10.正确答案 :A
解析:上颌中切牙为单根圆根,可选择旋转力。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