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妇产科护理卫生副高2023专项练习考试试题(F8),更多妇产科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属于计划免疫程序的疫苗是
A. 乙脑疫苗
B. 流脑疫苗
C. 甲肝疫苗
D. 乙肝疫苗
E. 流感疫苗
2. [单选题]子宫峡部非妊娠时长度约
A. 0.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E. 2.5cm
3. [单选题]女性,28岁,平时月经规律,周期28~30天,因停经50天,少量阴道出血伴下腹痛2天入院。妇科检查:阴道有少量暗褐色血液,宫颈着色举痛,子宫增大,右侧附件增厚,压痛。今晨突感下腹疼痛加剧,经检查诊断输卵管妊娠破裂,以下处理哪项正确
A. 口服止血药物
B. 手术治疗
C. 静脉滴注抗生素
D. 继续观察
E. 输血
4. [单选题]产妇分娩后1~3天,体内的激素水平呈( )
A. 高雌激素、高孕激素
B. 低雌激素、高泌乳激素
C. 低雌激素、高孕激素
D. 高雌激素、低泌乳激素
E. 高孕激素、低泌乳激素
5. [单选题]可收效一时但无法消除冲突根源的冲突解决方法是
A. 第三者仲裁
B. 转移目标
C. 推延
D. 教育
E. 压制冲突
6. [多选题]居民护理的对象有
A. 在家疗养的慢性病患者
B. 术后患者
C. 残疾者
D. 晚期癌症患者
E. 更年期妇女
7. [多选题]属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的主要任务的是
A. 保健
B. 护理
C. 工疗
D. 康复
E. 健康教育
8. [单选题]阴道转移结节破溃大出血时,护士应采取紧急止血方法不妥的是
A. 给予心理护理,减少病人的焦虑
B.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测量血压、脉搏
C. 立即行阴道填塞
D. 用双拳压迫腹主动脉
E.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止血药物
9. [多选题]符合妊高征孕妇血液系统变化的是
A. 血细胞比容上升
B. 血液浓缩
C. 血液处于低凝状态
D. 凝血因子缺乏
E. 重症者可发生微血管病性溶血
10. [单选题]某妇女身体矮小、匀称,骨盆测量数值如下:髂棘间距21cm,髂嵴间距23cm,骶耻外径16cm,出口横径7cm,对角径11cm。孕妇骨盆为
A. 扁平骨盆
B. 畸形骨盆
C. 漏斗骨盆
D. 横径狭小骨盆
E. 均小骨盆
当代护理学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整体化产科护理是( )一次会阴湿热敷的时间为女,33岁。白带增多,中度。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实现控制工作依据的是某女士,26岁,血中伴有小水泡物,暗红色。妇科检查:血压150/80mmHg,如孕4个月
经期卫生的保健,下列不正确的是( )人工流产后出院指导哪项错误不宜热水坐浴的患者是 ( )每天进行阴道冲洗#
要用干净的月经带或卫生巾
可照常参加工作
保持愉快的心情
防止寒冷刺激每日清洗会阴并换内裤
术后1个月禁
促进子宫收缩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关于产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妊娠合并阑尾炎,描述恰当的是下列选项中对诊断葡萄胎最有价值的是( )。实施输卵管通畅试验的适宜时间为( )。紫外线消毒病
第二产程常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监测胎儿宫内安危情况最简便的方法是( )胎儿附属物是妊娠图中最有参考意义的曲线是实行"集中政策,分散经营"集中领导下的分权管理的是护士应有的权利保障有 ( )已婚妇女,色鲜红,伴
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关于念珠菌性阴道炎易发因素,哪项不对患者女性,40岁。因卵巢癌住院,常常哭泣,并且焦虑不安。对该患者首选的护理措施是对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是作大便隐血试验,嘱患者检
产后大出血休克的护理,下列不妥的措施是( )患者26岁。因闭经2个月,有早孕反应就诊。子宫如孕2月大小,左侧扪及圆形囊性肿块,壁薄,直径约6 cm,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哺乳期保健人员的职责有病床应符合下列哪些
下列护理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处理高危妊娠正确的是关于绒毛膜癌的治疗,说法不恰当的有属于控制的基本原则的是个案护理的优点是口服给药下列错误的是 ( )文字教育方式是初产妇,胎吸分娩,胎儿体重4100g。胎儿娩出后阴
产褥感染护理下列哪一项是不妥当的( )孕妇应从妊娠第几周开始自我监测胎动?( )有关胎头吸引术的护理内容,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先露+3,告之现在的产力包括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下列子宫内
某女,初孕妇,30岁,叙述正确的是某护士发现自己给患者发错了药,末次月经记不清,行产科检查:腹围99cm,宫高35cm.胎头已入盆固定,主要加强的护理是绝对卧床休息
增加肛查次数了解胎头是否入盆#
严密观察胎心及羊水性状
下列正常新生儿护理哪一项不正确( )妇女保健的工作宗旨是关于阴道镜检查的护理措施,不包括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最常见的情感障碍为横位、活胎,宫口开全,胎膜己破,正确的处理为下列属于绝大多数员工具有的心理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