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是
A. 同一性-角色混乱
B. 遗传决定论
C. 社会环境决定论
D. 潜意识
E. 自卑情节
2.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缺损症状的是
A. 纠正错误的能力降低
B. 决策能力减退
C. 物理影响妄想
D. 反应能力降低
E. 抽象思维困难
3. [单选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除了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或者回避使患者触景生情的活动情景外,与上述症状并存的常见症状还有
A. 焦虑和抑郁
B. 躁狂状态
C. 强迫状态
D. 幻觉和妄想
E. 冲动行为
4. [单选题]以下哪类患者不适合进行心理治疗
A. 重性精神病急性发作期
B. 人格障碍
C. 心身疾病
D. 进食障碍
E. 各类神经症
5. [单选题]有关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病前个性一般无明显缺陷
B. 有研究表明:在遗传学上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性精神病之间
C. 发病与应激诱因无关
D. 有关本病的发病机制,可以参考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模式
E. 有研究表明:在遗传学上与单相重症抑郁无明显的遗传上的关系
6. [单选题]RNA不同于DNA的碱基是
A. 腺嘌呤(A)
B. 鸟嘌呤(G)
C. 胞嘧啶(C)
D. 胞嘧啶(T)
E. 尿嘧啶(U)
7. [单选题]锂盐的抗躁狂作用通常在多长时间起效果
A. 24小时内
B. 1~4天
C. 7~14天
D. 30~40天
E. 2~3个月
8. [单选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有关焦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神经性焦虑是本我和自我间的冲突引起的
B. 广泛性焦虑是弗洛伊德的焦虑分型中的一种类型
C. 道德焦虑表现为羞耻感和罪恶感
D. 现实焦虑有助于自我保护
E. 焦虑被认为是自我遭遇危险的信号,是自我一种功能
9. [单选题]男性,25岁,总是重复说,“给我做手术吧!给我做手术吧……”该病人的症状最可能是
A. 持续言语
B. 重复言语
C. 刻板言语
D. 模仿言语
E. 强迫观念
10. [单选题]类固醇治疗最常引起的精神症状是
A. 类躁狂
B. 抑郁
C. 妄想
D. 遗忘
E. 谵妄
11. [单选题]下列描述,不是儿童多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的是
A. 活动过度
B. 容易发脾气
C. 注意力不集中
D. 行为冲动、不计后果
E. 存在幻觉、妄想
12. [单选题]属于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的是
A. 以类似表现作为自己为别人治病的手段
B. 以类似表现作为获得财物或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C. 可以随意自我诱发或自我终止
D. 练功者在暗示下进入自我诱发的意识改变状态
E. 由气功间接引起
13. [单选题]荣格人格学说的最重要的内容是
A. 潜意识
B. 个人潜意识
C. 自我意识
D. 集体潜意识
E. 自我
14. [单选题]有利于防治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患者留在医院的时间不宜过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返回工作岗位
B. 可通过预防性心理治疗防止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
C. 精神症状严重时可大剂量抗精神病药与抗焦虑药联合治疗
D. 可给予小剂量的抗焦虑剂
E. 可应用改善脑代谢的药物减轻症状
15. [单选题]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为
A. 生物医学模式
B. 生物-心理医学模式
C. 生物-社会医学模式
D.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6.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量表信度的评价指标
A. 稳定系数
B. 等值系数
C. 分半系数
D. 克伦巴赫α系数
E. 校标信度系数
17. [单选题]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访谈法
D. 调查法
E. 测验法
18. [单选题]患者男,29岁。未婚,大学文化,教师。自幼性格内向,很少与人交往,喜欢和表姐、表妹、堂姊妹一起玩耍,学习成绩优秀。自中学开始对男老师及长相英俊的男同学比较感兴趣。参加工作后,很多人给她介绍女朋友,但患者均以种种理由推脱。课余时间常和男学生接触,先后将3名男生留在宿舍相互玩弄生殖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B. 边缘型人格障碍
C. 同性恋
D. 异装症
E. 易性别症
19. [单选题]人的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A. 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
C. 心理现象
D. 个性倾向性
E. 反应活动
20. [单选题]以下有关人格障碍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哪项不对
A. 与遗传有关
B. 与大脑发育延迟有关
C. 与童年不良经历无关
D. 与教养方式有关
E. 与不良生活环境有关
1.正确答案 :A
解析: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艾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一致)。第一阶段: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第二阶段:幼儿期(1~3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阶段。第三阶段:学前期(4~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第五阶段:青年期(13~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9~25岁),亲密对孤独的阶段。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6~65岁),繁殖对停滞阶段。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5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同一性-角色混乱,它是一种成熟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2.正确答案 :C
解析:认知功能缺损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认知功能缺损症状主要包括:传递信息和注意力缺陷;学习和注意能力的受损;觉醒度降低(对外界刺激作出较高较快的反应能力水平显著降低);抽象思维障碍(主要包括物体分类与抽象概括能力障碍、思维联想障碍、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障碍等);执行功能障碍(包括制订、完善与执行计划能力、难以处理或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能力降低等)。
3.正确答案 :A
解析: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焦虑和抑郁与反复出现的创伤性体验和回避现象等症状并存,甚至出现自杀观念。
4.正确答案 :A
5.正确答案 :C
解析:对于本病的性质属性,国内外学者尚无一致看法。部分患者亲属中既可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又可有心境障碍患者,家族史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多因素病因学尤其是心理反应性诱因,也同样适合于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病前个性无明显缺陷。有关本病的发病机制,可以参考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模式。有研究表明:本病在遗传学上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性精神病之间,而与单相重症抑郁无明显的遗传上的关系。
6.正确答案 :E
解析:RNA不同于DNA的碱基是尿嘧啶(U),其余相同。
7.正确答案 :C
解析:锂盐的抗躁狂作用通常在用药7~10天起效。
8.正确答案 :B
9.正确答案 :C
10.正确答案 :A
11.正确答案 :E
12.正确答案 :D
解析:气功(民间健身术)偏差所致精神障碍是练功者在锻炼过程中直接引起的精神障碍,患者不能随意自我诱发或自我终止。临床表现包括:①感知觉障碍:无明显的精神失常,而仅有一些感知障碍,即所谓“出现特异功能”的异常体验。如练功者体验到“气”或“真气”在体内运行,能感受到周围人发出的气,自己的气也能影响别人等。②精神障碍:如类分裂症样精神障碍、类癔症综合征精神障碍、类躁狂或抑郁综合征以及类神经症综合征。不包括练功者以类似表现作为替别人治病或作为获得财物等手段。
13.正确答案 :D
解析:荣格是在以弗洛伊德潜意识的基础上发展了他的人格结构论,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自我)、个人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意识是心灵中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个体潜意识的内容是曾经有被意识过但被压抑后从意识中消失,如令人痛苦的思想、悬而未决的问题、人际间冲突和道德焦虑等。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从来没在意识中出现过,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得来的。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原型,即一种本原的模型。荣格认为原型是遗传的先天倾向,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可使一个人的行动在一定的情况下与人类祖先的行动相似。
14.正确答案 :C
解析:由于受伤前人格和受伤场合在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上所起的作用较脑部损伤本身更为重要。因此,对于大多数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留在医院的时间不宜过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返回工作岗位;对于病前人格缺陷者可通过预防性心理治疗防止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如果脑外伤后出现慢性精神障碍,可根据表现的形式可予以短时间小剂量抗焦虑、抗抑郁或抗精神病药物,因这些药物对认知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禁止大剂量应用抗精神病或抗焦虑药物。
15.正确答案 :E
16.正确答案 :E
解析:信度是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常用评价量表的信度指标有:①重测信度又称稳定系数,是一组受评者在两次不同时间采用同一量表进行评定,对两次结果作相关性检验,以估计量表结果的稳定性;②等值系数,估计的是两个假定相等的复本测验之间的一致性,是两个平行测验分数的相关;③分半信度将一套量表的各项目按奇、偶数号分成两半,对其评定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④同质性信度是评估量表内部所有项目间的一致性,量表内各项目分数相关越高,则量表项目就越同质,最常用的检验同质性信度方法为库德-理查逊公式,但K-R20公式只适用于二分法计分题量表,而对多重记分法量表则常用克伦巴赫α系数估计。另外,分半相关法也是估计同质性信度的一种方法。所以本题的A、B、C、D均是量表信度的评价指标。在效度检验中有实证效度,也称校标效度,是量表效度的评价的重要指标,没有校标信度系数这种说法。
17.正确答案 :E
解析: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和测验法,医学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方法又有许多临床特点。观察法是通过对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如仪容、表情、言行等进行观察,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实验法是有目的地设置一定的条件并严格控制,引发某些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测验法是运用测验材料,用标准化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数量化的测量,从而确定人们心理活动差异的性质和程度,为判定某些方面的心理水平提供依据。调查法是以"问答"的方式考察被调查者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方法。
18.正确答案 :C
19.正确答案 :B
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为了具体研究的需要,通常将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两大方面。人在认识和对待事物时产生的心理现象,具有鲜明的动态特征,其活动呈一个明显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心理学上将这类心理现象统称为心理过程,其具体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部分。与心理过程相比较,个性是心理现象的静态特征的表现。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20.正确答案 :C
解析:童年生活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心理发育过程中重大精神刺激或生活挫折对幼儿人格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如父母离异、父爱或母爱的剥夺等。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