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况需要监测
A. 婴幼儿
B. 老年人
C. 长期用药
D. 合并用药
E. 患有心、肝、肾、胃肠道疾病者
2. [多选题]用药差错的范畴包括
A. 处方差错
B. 配方差错
C. 给药差错
D. 患者依从性差错
E. 监测差错
3. [单选题]大量或久用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药物是
A. 麦角胺
B. 麦角新碱
C. 缩宫素
D. 沙丁胺醇
E. 垂体后叶素
4. [单选题]长期毒性试验属于
A. 临床前试验
B. Ⅰ期临床试验
C. Ⅱ期临床试验
D. Ⅲ期临床试验
E. Ⅳ期临床试验
5. [单选题]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药物是
A. 磺胺药
B. 青霉素
C. 亚硝酸钠
D. 普萘洛尔
E. 地西泮
6. [多选题]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
A. 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B. 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C. 剂量、用法和疗程的正确性
D. 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E. 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7. [单选题]在体外没有抗癌作用的药物是
A. 甲氨蝶呤
B. 顺铂
C. 氮芥
D. 环磷酰胺
E. 阿糖胞苷
8. [单选题]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内科治疗宜选用
A. 小剂量碘剂
B. 大剂量碘剂
C. 甲状腺激素
D. 甲巯咪唑
E. 以上都不是
9. [单选题]片剂顶部的片状剥落称为顶裂,下列哪项不是顶裂的原因
A. 组分的弹性大
B. 颗粒中细粉过多
C. 黏合剂用量不足
D. 压力分布不均匀
E. 颗粒含水量过多
10. [单选题]用以配制注射液的溶剂是( )
A. 纯水
B. 注射用水
C. 灭菌蒸馏水
D. 去离子水
1.正确答案 :ABCDE
2.正确答案 :ABCDE
3.正确答案 :A
解析:麦角胺能收缩血管,大剂量则会伤害血管内皮细胞,长期服用可导致肢端干性坏疽。
4.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安全性评价部分的内容,长期毒性试验属于临床前动物试验。
5.正确答案 :C
解析:某些药物或化学物可致获得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直接和间接氧化物两大类。直接氧化物多为药物,主要有亚硝酸异戊醋、亚硝酸钠、硝酸甘油、次硝酸钠、硝酸银、氯酸盐等。硝酸盐口服后经肠道细胞还原为亚硝酸盐。烧伤患者局部敷用次硝酸钠、硝酸银、硝酸钾或硝酸铵等,也可发生中毒。此外,还有因食物中掺入亚硝酸盐和人工肾透析液或灌肠液被亚硝酸盐污染而致获得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报道。间接氧化物多为硝基和氨基化合物,包括硝基苯、乙酰苯胺、三硝基甲苯、间苯乙酸、非那西丁、磺胺药、苯佐卡因、毛果芸香碱、利多卡因等。这类化合物在体内转化为某些代谢产物后才能对血红蛋白有强力氧化作用;如苯胺在体内先氧化为硝基苯,再还原苯基羟胺,其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作用比苯胺本身约大10倍左右。
6.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用药适宜性审核内容”。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①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②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③剂量、用法和疗程的正确性;④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⑤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⑥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⑦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E。
7.正确答案 :D
8.正确答案 :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内科治疗药物。硫脲类常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内科治疗,适用于轻症和不宜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者;小剂量碘剂可预防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剂量碘剂应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前准备和甲状腺危象的治疗;甲状腺激素主要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疗法。故答案选D。
9.正确答案 :E
解析:片剂的制备过程中,片剂发生裂开的现象叫做裂片,如果裂开的位置发生在药片的上部或中部,习惯上分别称为顶裂或腰裂,它们是裂片的常见形式。产生裂片的处方因素有:①物料中细粉太多,压缩时空气不能排出,解除压力后,空气体积膨胀而导致裂片;②易脆碎的物料和易弹性变形的物料塑性差,结合力弱,易于裂片等。其工艺因素有;①单冲压片机比旋转压片机易出现裂片;②快速压片比慢速压片易裂片;③凸面片剂比平面片剂易裂片;④一次压缩比多次压缩(一般2次或3次)易出现裂片等。
10.正确答案 :B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