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运动神经元病常需和下列疾病鉴别:
A. 脊髓肌萎缩症
B. 颈椎病
C. 脊髓空洞症
D. 特发性震颤
E. 良性肌束震颤
2. [多选题]多发性硬化的症状可有:
A. 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
B. 共济失调
C. 复视
D. 单肢或多肢肌无力
E. 眼球震颤
3. [多选题]Alzheimer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
A. 神经原纤维缠结
B. 老年斑
C. 神经元丢失
D. 行为异常
E. 神经元轴突变性
4. [多选题]按诊的内容,临床上常用的有( )
A. 按肌肤
B. 按胸胁
C. 按脘腹
D. 按手足
E. 按腧穴
5. [多选题]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包括( )
A. 腱反射亢进
B. 痉挛
C. 肌张力障碍
D. 阵挛
E. 力弱
6. [多选题]运动系统包括:
A. 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
B. 锥体外系统
C. 下运动神经元
D. 小脑系统
E. 脑干运动神经核
7. [多选题]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是因为
A. 放电起源不同
B. 脑内放电扩散无固定通路
C. 放电性质不同
D. 脑内放电无固定界限
E. 累及不同脑神经元
8. [多选题]下列治疗肝性脑病的措施中不妥的有
A. 补充大量蛋白质饮食
B. 大剂量利尿药
C. 口服抑制肠菌的抗生素
D. 碱性液灌肠
E. 快速放腹腔积液
9. [多选题]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时不会出现的症状是:
A. 体象障碍
B. 耳鸣
C. 交叉性感觉障碍
D. 交叉性运动障碍
E. 纯运动性失语
10. [多选题]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 乳头瘤空泡病毒引起
B. 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C. 病程晚期可出现痴呆
D. 非特异的弥漫性或局灶性慢波脑电图
E. CT可见白质内多灶性低密度区
1.正确答案 :ABCE
2.正确答案 :ABCDE
3.正确答案 :AB
4.正确答案 :ABCDE
5.正确答案 :ABDE
6.正确答案 :ABCDE
7.正确答案 :ABCDE
8.正确答案 :ABDE
解析:一般治疗
去除肝性脑病发作的诱因是其一般治疗的基本原则,亦是其他药物治疗的基础,包括以下措施。
调整饮食结构肝硬化患者常有负氮平衡,因此应补充足够蛋白质。但高蛋白饮食可诱发肝性脑病,因此对有肝性脑病患者应该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保证热能供给。Ⅲ-Ⅳ期患者应禁止从胃肠道补充蛋白质,可鼻饲或静脉注射25%的葡萄糖溶液。Ⅰ-Ⅱ期患者日应限制蛋白质在2Og/天之内,如病情好转,每3~5天可增加10g蛋白质,以逐渐增加患者对蛋白质的耐受性。待患者完全恢复后每天每千克体重可摄入0.8~1.0蛋白质,以维基本的氮平衡。由于植物蛋白质(如豆制品)富含支链氨基酸和非吸收纤维,后者可促进肠蠕动,被细菌分解后还可降低结肠的pH值,可以加速毒物排出和减少氨吸收。因此,肝性脑病患者应首选植物蛋白。乳制品营养丰富,如病情稳定可适量摄入。
慎用镇静药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镇静药可激活GABA/BZ复合受体,此外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减退,药物半衰期延长,因此,使用这些药物会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如患者出现躁狂时,应禁用这些药物,试用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等抗组胺药。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硬化患者由于进食量少,利尿过度,大量排放腹等造成低钾性碱中毒,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因此利尿药的剂量不宜过大,大量排放腹水时应静脉输人足量的白蛋白以维持有效血容量和防止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患者应经常检测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等,如有低血钾或碱中毒应及时纠正。
止血和清除肠道积血上消化道出血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因此,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采取各项紧急措施进行止血,并输入血制品以补充血容量。清除肠道积血可采取以下措施:口服或鼻饲乳果糖、乳梨醇溶液或25%硫酸镁,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液(如醋酸)进行灌肠,将乳果糖稀释至33.3%进行灌肠。
其他如患者有缺氧应予吸氧,低血糖者可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如有感染应及时控制。
药物治疗
由于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氨的吸收和加强氨的排出是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
少肠道氨的生成和吸收乳果糖(lactulose,β-半乳糖果糖)是一种合成的双糖,口服后在小肠不会被分解,到达结肠后可被乳酸杆菌、粪肠球菌等细菌分解为乳酸、乙酸而降低肠道的pH值。肠道酸化后对产尿素酶的细菌生长不利,但有利于不产尿素酶的乳酸杆菌的生长,使肠道细菌所产的氨减少;此外,酸性的肠道环境可减少氨的吸收,并促进血液中的氨渗入肠道排出。故选ABDE
9.正确答案 :AE
10.正确答案 :ABCDE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