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哪个行为违反了药物治疗一般原则
A.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B. 追求新药
C. 考虑患者年龄
D. 考虑药物给药途径
E. 药物治疗是权衡利弊
2. [单选题]药筛筛孔的"目"数习惯上是指
A. 每厘米长度上筛孔数目
B. 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筛孔数目
C. 每英寸长度上筛孔数目
D. 每平方英寸面积上筛孔数目
E. 每市寸长度上筛孔数目
3.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热压灭菌法的温度(蒸汽表压)为115℃(67kPa)时,所需时间为
A. 15min
B. 20min
C. 25min
D. 30min
E. 45min
4. [单选题]药典简称正确的是
A. 国际药典简称WHO
B. 日本药局方简称CP
C. 英国药典简称JP
D. 美国药典简称USP
E. 中国药典简称Ph.Int.
5. [单选题]下列关于片剂辅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填充剂的加入可能会增加主药成分的剂量偏差
B. 片剂的辅料应不与主药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
C. 如处方中有液体主药组分,还应加入吸收液体的吸收剂
D. 加入润湿剂与黏合剂都是为了使物料具有黏性以利于制粒与压片的进行
E. 蒸馏水、乙醇和水醇的混合物都是常用的润湿剂
6. [单选题]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
A. 药物的临床疗效
B. 药物的作用机制
C.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
D.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E. 药物在体内的变化
7. [单选题]胰岛素宜采用何种方法灭菌
A. 高压蒸汽灭菌法
B. 用抑菌剂加热灭菌法
C. 滤过除菌法
D. 紫外线灭菌法
E. 流通蒸汽灭菌法
8. [单选题]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不包括
A. 脂类
B. 蛋白质
C. 多糖
D. 磷壁酸
E. 水
9. [单选题]混悬剂中使微粒ζ电位增加的物质是
A. 助悬剂
B. 稳定剂
C. 润湿剂
D. 反絮凝剂
E. 絮凝剂
10.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那些人员?
A.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 药学技术人员
E.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1.正确答案 :B
解析:答案:B。药物治疗时需要控制药物需求的不合理增加,盲目追求新药、高价药。不应该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来决定药物治疗方案。
2.正确答案 :C
解析:我国工业用标准筛常用"目"数表示筛号,即以每一英寸(25.4m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孔径大小,常用μm表示。
3.正确答案 :D
解析:是指用高压饱和水蒸气加热杀死微生物的方法。该法具有很强的灭菌效果,灭菌可靠,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孢,适合耐高温和高压蒸汽的所有药物制剂、玻璃容器、金属容器、瓷器、橡胶塞、滤膜、过滤器等。在一般情况下,热压灭菌所需的温度(蒸汽比表压)与时间的关系为:115℃(67kPa),30min;121℃(97kPa),20min;126℃(139kPa),15min。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实验确认适合的灭菌时间。
4.正确答案 :D
解析:英国药典(BP)、日本药典(JP)、美国药典(USP)、中国药典(ChP)、国际药典(Ph.Int)。
5.正确答案 :A
解析:答案:A。填充剂(或称为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不会改变主要成分的剂量。
6.正确答案 :C
解析: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其内容包括药物与作用靶位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形态学变化,药物作用的全过程和分子机制。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新药研究提供依据,也为促进生命科学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7.正确答案 :C
解析:将液体或空气通过含有微细小孔的滤器,只允许小于孔径的物体如液体和空气通过,大于孔径的的物体不能通过。主要用于一些不耐热的血清、毒素、抗生素、胰岛素、药液、空气等除菌。一般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和细菌的L型。滤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 滤膜滤器由硝基纤维素制成薄膜,装于滤器上,其孔径大小不一,常用于除菌的为0.22um.硝基纤维素的优点是本身不带电荷,故当液体滤过后,其中有效成分丧失较少。 蔡氏滤器是用金属制成,中间夹石棉滤板,按石棉K、EK、EK-S三种,常用EK号除菌。
8.正确答案 :D
解析: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 细胞质膜(plasma membrane)。 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有时称为细胞 外膜或 原生质膜。厚度约为7~8nm,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各成分含量分别约为50%、40%、2%~10%。其中,脂质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胆固醇。此外,细胞膜中还含有少量水分、无机盐与金属离子等。
9.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助悬剂为用以增加分散媒的黏度,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状态转成固-液二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为润湿剂;向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的无机电解质,使混悬剂微粒的ζ电位降低至一定程度(控制在20~25mV)使混悬剂产生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加入电解质使ζ电位增加,防止发生絮凝,起这种作用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D。
10.正确答案 :E
解析:答案:E。《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