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伤寒论》认为痞满证的病机为
A. 饮食寒凉
B. 正虚邪陷
C. 脾湿有余
D. 脏寒生满病
E. 升降失调
2. [多选题]根据《灵枢·五色》所述,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A. 黄赤为风
B. 黑青为痛
C. 白为寒
D. 黄而膏润为脓
E. 赤甚者为血
3.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诊法常以什么时候最适宜
A. 鸡鸣
B. 平旦
C. 日中
D. 日西
E. 合夜
4. [单选题]据《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古之世做汤液醪醴是
A. 为而不用,以为备耳
B. 服之万全
C. 服之亦不必已
D. 配合针石
E. 配合熏浴
5. [单选题]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其原因是
A. 阳气损伤
B. 阴津亏损
C. 阴阳两虚
D. 内传少阴
E. 以上都不是
6. [多选题]衄血将停可出现哪些脉症?( )
A. 尺脉浮
B. 晕黄去
C. 目睛晕黄
D. 目睛慧了
E. 脉数而有热
7. [多选题]上焦之气循行的部位包括以下哪些( )
A. 胃上口
B. 并咽以上
C. 走胁下
D. 贯膈
E. 布胸中
8. [单选题]太阳病,十日已去,设胸满胁痛者,宜选何方:
A. 小陷胸汤
B. 大陷胸汤
C. 大陷胸丸
D. 大柴胡汤
E. 小柴胡汤
9. [多选题]犀地清络饮中用于涤痰开窍的药是( )
A. 石菖蒲
B. 远志
C. 姜汁
D. 竹沥
E. 竹茹
10. [单选题]刚痉、柔痉的临床鉴别点是
A. 口渴与口不渴
B. 发热无汗与发热汗出
C. 恶风与不恶风
D. 发热与不发热
E. 抽搐有力与无力
11. [单选题]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应采取什么方法处理
A. 竹叶石膏汤主之
B. 栀子豉汤主之
C. 黄连阿胶汤主之
D.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E. 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12. [单选题]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
A. 清水
B. 甘澜水
C. 清浆水
D. 潦水
E. 白饮
13.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葛根芩连汤证具有的表现
A. 苔黄厚焦燥,脉沉有力
B. 下利急迫,色黄热臭
C. 肛门灼热
D. 腹无硬痛
E. 苔黄脉数
14. [多选题]厚朴大黄汤与下列哪些方剂的药味相同( )
A. 小承气汤
B. 大承气汤
C. 调胃承气汤
D. 厚朴三物汤
E. 厚朴麻黄汤
15. [多选题]湿温湿重于热的证型有( )
A. 邪遏卫气
B. 湿困中焦
C. 湿阻膜原
D. 泌别失职
E. 伤络便血
16. [单选题]以"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为理论依据阐发的治则不包括
A. 引火归原
B. 阳中求阴
C. 脏病治腑
D. 气虚补血
E. 用热远热
17. [单选题]病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有热色,身痒,宜用
A. 桂枝汤
B. 桂枝麻黄各半汤
C. 桂枝二麻黄一汤
D. 桂枝二越婢一汤
E. 以上均不能用
18. [多选题]《本草纲目》明确指出黄药子有哪些功效
A. 凉血降火
B. 滋阴清热
C. 消瘿解毒
D. 益气养阴
E. 理气疏郁
19. [单选题]某男,60岁。近期自觉听力下降明显,伴耳中蝉鸣,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脉沉细。据此判断,其病机当为
A. 精脱
B. 气脱
C. 血脱
D. 津脱
E. 液脱
20. [单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重点讨论的是
A. 人与自然相通应
B. 阴精与阳气的关系
C. 五味与五脏之关系
D. 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E. 阴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