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男性,32岁,体重55kg。沸水烫伤85%,深Ⅱ度,伤后无尿,入院时烦躁,谵妄,脉搏142次/分,BP96/80mmHg。伤后第一个8小时输液2200ml(其中胶体400ml)后仍无尿 。此时宜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A. 增加胶体液用量
B. 急查血电解质、尿素氮及肌酐
C. 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
D. 静脉推注呋塞米
E. 增加补液量、加快补液速度
2. [单选题]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A. 胃脱落细胞
B. 胃镜检查
C. X线钡餐胃肠造影
D.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E. 血CEA检测
3.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可不出现病理性Q波的情况是
A. 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
B. 心肌梗死发生在前壁
C. 心肌梗死发生在下壁
D. 梗死的心肌直径>20~30mm
E. 梗死的心肌厚度>5mm
4. [多选题]肝郁气滞型缺乳的主症包括( )
A. 产后乳少
B. 产后无乳
C. 胸胁胀闷
D. 食欲减退
E. 脉弦数
5. [多选题]烧伤后早期进食的原则有
A. 如没有恶心呕吐,伤后当天即可进流食500~1000ml
B. 先清淡试餐,若无不良反应逐渐增加营养量
C. 高蛋白饮食,忌过于油腻
D. 少量多餐
E. 荤素兼顾、干稀搭配、花样勤变
6. [单选题]大张异体皮开洞嵌植小片自体皮法一般要求自体皮片大小及间距是
A. 大小0.1cm×0.1cm,间距1.0cm
B. 大小0.2cm×0.2cm,间距0.5cm
C. 大小0.5cm×0.5cm,间距1.0cm
D. 大小0.5cm×0.5cm,间距0.5cm
E. 大小0.6cm×0.6cm,间距2.0cm
7. [单选题]患者男性,20岁,手指及腕关节部位深Ⅱ度烧伤。正确的手腕及掌指关节应保持在
A. 腕背伸15°~30°,掌指关节屈曲70°~90°
B. 腕背伸0°~10°,掌指关节屈曲50°~80°
C. 腕背伸15°~20°,掌指关节屈曲40°~60°
D. 腕背伸10°~20°,掌指关节屈曲60°~80°
E. 腕背伸20°~40°,掌指关节屈曲70°~90°
8. [多选题]引起感冒的常见病因是( )
A. 寒邪
B. 暑邪
C. 风邪
D. 脾胃虚弱
E. 时行病毒
9. [单选题]烧伤脓毒症的表现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 )
A. 高热或低温
B. 急性呼吸衰竭
C. 烦躁不安
D. 创面不长或出现坏死斑
E. 以上都不对
10. [多选题]烧伤感染途径是多渠道的,主要包括 ( )
A. 外源性感染
B. 内源性感染
C. 静脉导管感染
D. 导尿管
E. 饮食感染
11. [单选题]肾在五行属水,与其相表里的是( )
A. 膀胱
B. 胆
C. 胃
D. 小肠
E. 耳
12. [单选题]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 粘膜灌流量减少和灶性缺血
B. 胃粘膜前列腺素改变
C. 胃酸分泌
D. 粘膜屏障功能损伤
E. 氧自由基产生和释放
13. [单选题]I度烧伤下列哪一层是正常的?( )
A. 颗粒层
B. 透明层
C. 角质层
D. 棘细胞层
E. 基底细胞层
14. [单选题]高渗性缺水的治疗,经计算所得的补水量,第1天应( )。
A. 一次补完
B. 先补充1/3,再加日需要量2000ml
C. 先补充1/4,再加日需要量2000ml
D. 先补充1/2,再加日需要量2000ml
E. 先补充2/3,再加日需要量2000ml
15. [多选题]尿pH降低可见于
A. 膀胱炎
B. 碱中毒
C. 高热
D. 酸中毒
E. 糖尿病
16. [单选题]女,34岁,汽油火焰烧伤头面部,声音嘶哑,听诊可闻及喘鸣及干啰音,X线示:气管狭窄影,血气分析正常,诊断为
A. 重度吸入性损伤
B. 中度吸入性损伤
C. 轻度吸入性损伤
D. 特重度吸入性损伤
E. 肺水肿
17. [多选题]腹壁静脉曲张见于
A. 腹腔巨大肿物
B. 门静脉高压
C. 下腔静脉阻塞
D. 上腔静脉阻塞
E. 皮肤白皙的人
18. [单选题]下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呼吸困难和窒息多由于排痰不畅
B. 喉返神经损伤可引起饮水呛咳
C. 喉上神经损伤可引起声音嘶哑
D. 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术后12~36小时,表现高热、脉快、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
E. 手足抽搐是由于甲状腺组织切除过多
19. [单选题]关于包扎疗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
A. 适用于四肢以Ⅱ度烧伤为主的创面
B. 躯干烧伤,禁忌采用包扎疗法
C. 手背部广泛的Ⅰ度烧伤,首选包扎疗法
D. 包扎时不宜将全部创面覆盖,应在两端露出少许创面,以便于观察,及时发现创面感染等情况
E. 凡使用包扎疗法,必须局部应用抗生素
20. [单选题]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第一个8小时的晶、胶体输入量为( )。
A. 第一个24小时总入量的1/2
B. 第一个24小时总入量的1/4
C. 第一个24小时总入量的2/3
D. 第一个24小时总入量的3/4
E. 第一个24小时总人量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