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检查某班15岁学生50名。其中龋病者10人,龋失补牙数为:D=70,M=2,F=8,龋失补牙面数为:D=210,M=10,F=15,这班学生龋面均为
A. 4.7
B. 0.8
C. 4.2
D. 1.4
E. 1.6
2. [单选题]下列是主要由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的牙周疾病,除了
A. 龈乳头炎
B.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C. 多发性龈脓肿
D. 慢性牙周炎
E. 慢性龈炎
3. [单选题]深龋患牙的临床表现是
A. 食酸甜食物不痛
B. 偶在夜间隐痛
C. 食物嵌入洞内痛
D. 牙髓电活力测验迟钝
E. 温度测验一过性敏感
1.正确答案 :A
解析:龋面均公式:龋失补牙面数/受检人数,所以(210+10+15)/50=4.7,故此题选E。考点:龋面均的概念计算
2.正确答案 :C
解析:试题难度:难;在备选答案中A、B、D、E的疾病一般都有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只有多发性龈脓肿的病因尚不清楚,未明确是由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的,故正确答案选C。
3.正确答案 :C
解析:试题难度:易;本题考的知识点是深龋的临床表现。要仔细分析每一条答案,排除干扰答案,确定唯一的正确答案。B选项是正确答案,其他均为干扰答案。A选项肯定不是深龋的临床表现,因为中龋时,患者已有食酸甜食物痛的主诉,深龋时患者不仅食酸甜食物痛,而且有冷热食痛的主诉;C选项意味着患牙有自发痛,已非深龋的临床表现,而是牙髓炎的临床表现;D、E选项均不是深龋的临床表现,因为,临床诊断为深龋,则意味着患牙牙髓尚未累及,因此牙髓的温度测验和电活力测验结果均应为正常的反应。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