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2012)初孕妇,25岁。妊娠40周,规律性宫缩8小时,宫缩40~50秒/4~5分,胎心率140次/分,枕左前位,胎头双项径10cm,先露0,宫口开大2cm,坐骨棘间径9cm,该患者正确的处理是
A. 剖宫产
B. 肌注哌替啶
C. 静脉滴注缩宫素
D. 继续观察产程进展
E. 静注5%葡萄糖注射液
2. [单选题]某患者因有机磷中毒入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阿托品中毒,应立即给予
A. 阿托品
B. 输液及毒扁豆碱
C. 毛花苷丙
D. 利他林
E. 呋塞米
3. [单选题](2005)属于雌激素作用的是
A. 宫颈黏液减少
B. 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C. 促进乳腺腺泡发育成熟
D. 促进水钠潴留
E. 抑制输卵管肌收缩的振幅
4. [单选题]肱骨髁上骨折后出现手指不能内收、外展,夹纸试验阳性,最可能损伤的神经是
A. 肌皮神经
B. 正中神经
C. 腋神经
D. 桡神经
E. 尺神经
5. [单选题]男,62岁。体检发现蛋白尿4个月。既往糖尿病病史8年.2年前因糖尿病视网膜变行激光治疗,高血压病史5年。查体:BP150/80mmHg,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尿常规:蛋白(++),红细胞(-)。尿蛋白定量2.6g/d。该患者蛋白尿的分类首先考虑为
A. 肾小管性蛋白尿
B. 病理性蛋白尿
C. 溢出性蛋白尿
D. 分离性蛋白尿
E. 肾小球性蛋白尿
6. [单选题]艾滋病防治的行为干预措施不包括
A. 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有助于危险行为改变的自愿咨询检测措施
B. 规范、方便的性病诊疗措施
C. 未经同意公布艾滋病病人的病情以引起社会对艾滋病的重视和关注
D. 针对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预防和人工代乳品喂养措施
E. 健康教育措施
7. [单选题]肺换气时气体通过的部位是
A. 支气管
B. 细支气管
C. 肺泡壁
D. 肺泡小管
E. 呼吸膜
8. [单选题]《艾滋病防治条例》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A. 2006年3月1日
B. 2006年6月1日
C. 2007年3月1日
D. 2007年6月1日
E. 2008年3月1日
9. [单选题](2003)激活糜蛋白酶原的是
A. 肠激酶
B. 胰蛋白酶
C. 盐酸
D. 组胺
E. 辅脂酶
10. [单选题]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是
A. 青霉素
B. 多西环素
C. 四环素
D. 头孢曲松
E. 红霉素
1.正确答案 :A
解析:由题干可知产妇足月宫缩不规律,其他胎位心率,胎儿体重也不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剖宫产。
2.正确答案 :B
解析:有机磷中毒的解毒药为阿托品,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阿托品中毒,则应立即停用阿托品,同时输液及毒扁豆碱治疗,缓慢静脉注射,可迅速对抗阿托品中毒症状。故本题选B。阿托品常见不良反应: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皮肤潮红等。中枢中毒症状:运动失调、不安、激动、幻觉、谵妄、昏迷等。患者中枢症状明显时,可用地西泮对抗。
3.正确答案 :D
解析:(1)促使子宫内膜发育,肌肉变厚,增加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2)使子宫内膜增生。(3)使子宫颈口松弛,宫颈粘液分泌增加,质变稀薄,易拉成丝状。(4)促进输卵管发育,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4)促进水钠潴留
4.正确答案 :E
解析:尺神经易在腕部和肘部损伤,腕部损伤主要表现为:①骨间肌、蚓状肌、拇收肌麻痹所致环、小指爪形手畸形;②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③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夹纸试验阳性;④肘上损伤除以上表现外另有环、小指末节屈曲功能障碍。
5.正确答案 :E
解析:肾小球性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继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本患者有长期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蛋白尿,初步诊断为肾小球性蛋白尿,故选E。
6.正确答案 :C
解析:艾滋病防治行为干预措施,是指能够有效减少艾滋病传播的各种措施,包括:针对经注射吸毒传播艾滋病的美沙酮维持治疗等措施;针对经性传播艾滋病的安全套推广使用措施,以及规范、方便的性病诊疗措施;针对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预防和人工代乳品喂养等措施;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有助于危险行为改变的自愿咨询检测措施;健康教育措施;提高个人规范意识以及减少危险行为的针对性同伴教育措施。
7.正确答案 :E
解析:该试题是理解判断类题,考查考生对肺换气过程的理解。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支气管(选项A)、细支气管(选项B)和肺泡小管(选项D)不是直接参与肺换气的部位;肺泡壁(选项C)是呼吸膜的一部分,而全部呼吸膜(选项E)参与了肺换气,故正确答案为E。
8.正确答案 :A
解析:《艾滋病防治条例》是为了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的条例。该条例经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9.正确答案 :B
解析:糜蛋白酶原由胰蛋白酶激活为糜蛋白酶,而糜蛋白酶作用是分解蛋白质和胨,还有凝乳作用
10.正确答案 :D
解析:治疗淋病应尽早、彻底,遵循及时、足量、规范用药原则。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轻症大剂量单次给药;重症应连续每日给药,保证足够治疗时期彻底治愈。20%~40%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同时应用抗衣原体药物。孕期禁用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药物。性伴侣应同时治疗。妊娠期淋病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应及时治疗,首选头孢曲松钠1g,单次肌内注射,加用红霉素0.Sg,每日4次,口服,连用7~10日。梅毒首选青霉素疗法。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