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妊娠期服用己烯雌酚,子代女婴至青春期后患阴道腺癌,属于
A. 变态反应
B. 继发反应
C. 同类反应
D. 特异质反应
E. C类药物不良反应
2. [单选题]制备难溶性药物溶液时,加入吐温的作用是
A. 助溶剂
B. 增溶剂
C. 潜溶剂
D. 乳化剂
E. 分散剂
3. [单选题]对巨细胞病毒抑制作用较强的药物是
A. 特比萘芬
B. 更昔洛韦
C. 灰黄霉素
D. 阿昔洛韦
E. 两性霉素B
4. [单选题]在临床用药前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是药物的是
A. 头孢唑林
B. 二巯丁二钠
C. 青霉胺
D. 阿司匹林
E. 普萘洛尔
5. [单选题]用药物后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是指在下列哪种剂量时出现的
A. 无效量
B. 阈剂量
C. 最小中毒量
D. 最大剂量
E. 治疗剂量
6. [单选题]乳剂由W/O转化成O/W的现象称为
A. 反相
B. 反絮凝
C. 转相
D. 合并
E. 酸败
7. [单选题]久置均不能水解的鞣质为
A. 没食子鞣质
B. 逆没食子鞣质
C. 肉桂鞣质A
D. 五倍子鞣质
E. 仙鹤草因
8. [单选题]在处方书写中,缩写词"ivgtt."表示
A. 皮下注射
B. 肌内注射
C. 鼻腔给药
D. 静脉滴注
E. 静脉注射
9. [单选题]为了保证注射液配伍组合后输注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注射液配伍组合后应进行灯检
B. 在滴注过程中要巡回观察配伍组合瓶内是否产生迟发型可见配伍反应
C. 注射液配伍后应尽快应用
D. 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试验必须按照临床组合浓度进行
E. 注射液配伍操作应在洁净空气1万级环境条件下进行
10. [单选题]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称为
A. 药剂学
B. 药物分析
C. 药效学
D. 药动学
E. 生物化学
11. [单选题]乙醇代谢过程中能被拉氧头孢影响的酶是
A. 醇脱氢酶
B. 醇还原酶
C. 醛脱氢酶
D. 醛还原酶
E. 酸脱氢酶
12. [单选题]尤适用于痛风性肾病患者的是
A. 美洛昔康
B. 别嘌醇
C. 布洛芬
D. 吲哚美辛
E. 贝诺酯
13. [单选题]关于水合氯醛描述错误的是
A. 口服易吸收,约15分钟起效
B. 不缩短FWS,无停药反应
C. 对胃刺激性大,需稀释口服
D. 有肝、肾功能损伤
E. 醒后有后遗效应
14. [单选题]药物杂质的主要来源是
A. 研制过程和使用过程
B. 流通过程和研制过程
C. 贮存过程和使用过程
D. 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
E. 生产过程和贮存过程
15. [单选题]氰化物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
A. 依地酸二钴
B. 水合氯醛
C. 维生素C
D. 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
E. 细胞色素C
16. [单选题]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
A. 药物的临床疗效
B. 药物的作用机制
C.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
D.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E. 药物在体内的变化
17. [单选题]关于注射部位的吸收,错误的表述是
A. 一般水溶性型注射剂中药物的吸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
B. 血流加速,吸收加快
C. 合并使用肾上腺素可使吸收减缓
D. 脂溶性药物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转运
E. 腹腔注射没有吸收过程
18. [单选题]常出现药物滥用的药物是
A. 感冒药
B. 毒性药品
C. 镇痛药
D. 抗菌药物
E. 过敏药物
19. [单选题]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 主动转运
B. 被动转运
C. 促进扩散
D. 膜孔转运
E. 吞噬
20. [单选题]可加速巴比妥类药物排泄的是
A. 氯化铵
B. 盐酸
C. 维生素C
D. 碳酸氢钠
E. 活性炭
1.正确答案 :E
解析:近年来,国外一些专家把一些潜伏期长、用药与反应出现时间关系尚不清楚的药品不良反应如致癌反应,或者药品能提高常见病发病率的反应列为C型反应。
2.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增溶的概念和增溶剂的种类。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主要指水)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常用的增溶剂多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聚山梨酯类(吐温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司盘类)等。故本题答案应选B。
3.正确答案 :B
解析:更昔洛韦对巨细胞病毒抑制作用较强,约为阿昔洛韦的100倍;HSV感染的首选药物是阿昔洛韦;阿昔洛韦主要用于皮肤癣菌感染;特比萘芬口服或外用用于治疗甲癣和其他一些浅表部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几乎对所有的真菌均有抗菌活性,为广谱抗真菌药。所以答案为为B、D、C、A、E。
4.正确答案 :C
解析:青霉胺会造成过敏反应,在用药之前须做皮肤过敏试验。
5.正确答案 :E
解析:治疗剂量:指药物的常用量,用药物后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是指在下列哪种剂量时出现的,是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一般为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量; 剂量:一般成人应用药物能产生治疗作用的一次平均用量。
6.正确答案 :C
解析:转相:系指O/W型乳剂转成W/0型乳剂或出现相反的变化称为转相(又称转型),加入外加物质、改变相体积比和温度都可能导致乳剂转相。
7.正确答案 :C
解析:缩合鞣质类用酸、碱、酶处理或久置均不能水解,但可缩合为高分子不溶于水的产物"鞣红"(亦称鞣酐),故又称为鞣红鞣质类。此类鞣质基本结构黄烷-3-醇,最常见的是儿茶素、肉桂鞣质A。
8.正确答案 :D
解析:处方缩写词:H. 皮下注射v. 或i.u 静脉注射m. 或i.m 肌肉注射p.o. 口服i.v.gtt 静脉滴注top 外用sl 舌下ad 右耳al 左耳od 右眼os 左眼
9.正确答案 :E
10.正确答案 :C
解析: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由于二者意义接近,在习惯用法上并不严加区别。但当二者并用时,应体现先后顺序。
11.正确答案 :C
解析: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12.正确答案 :B
解析:别嘌醇主要在痛风发作间期和慢性期使用,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对排尿酸药过敏或无效,以及不宜使用排尿酸药物(如有肾功能不全)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病人,以控制高尿酸血症。本药也可与排尿酸药合用,以加强疗效,特别适用于痛风石严重而肾功能尚好的病人。
13.正确答案 :E
解析:该药易从消化道吸收,口服后15分钟起效,作用温和,不缩短FWS睡眠时相,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主要由肝脏代谢,由肾脏排出。
14.正确答案 :E
解析:答案:E。药物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疗效和稳定性,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药物的杂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由贮存过程中引入。
15.正确答案 :D
16.正确答案 :C
解析: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其内容包括药物与作用靶位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形态学变化,药物作用的全过程和分子机制。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新药研究提供依据,也为促进生命科学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7.正确答案 :E
解析:腹膜以内,其吸收速度较快过程快(2小时左右)。如多巴胺、速尿联合腹腔注射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当猪只较小而难以寻找耳静脉时,或天冷皮肤血管收缩或猪处于贫血消瘦情况血管不明显时,可以通过腹腔注射补液.以防脱水死亡,因下痢脱水1/3以上即有生命危险。
18.正确答案 :D
解析:药物滥用所指的药物是抗菌药物。
19.正确答案 :C
解析:主动转运是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的作用,药物从膜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转运。主动转运特点:①逆浓度梯度;②需要消耗机体能量;③需要载体参与;④转运的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的量及活性有关;⑤结构类似物可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⑥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⑦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被动转运是指存在于膜两侧的药物顺浓度梯度,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被动转运特点:①顺浓度梯度;②不需要载体;③不消耗能量;④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促进扩散又称易化扩散,是指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膜孔转运是被动转运的一种形式,在胃肠道上皮细胞膜上有0.4~0.8nm大小的微孔,这些贯穿细胞膜且充满水的微孔是水溶性小分子药物的吸收途径,如水、乙醇、尿素、糖类等。吞噬是膜动转运的一种方式,摄取的药物为溶解物或液体称为胞饮作用;摄取的物质为大分子或颗粒状物称为吞噬作用。
20.正确答案 :D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