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天王补心丹与朱砂安神丸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有"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单选题]天王补心丹与朱砂安神丸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有
A. 酸枣仁
B. 炙甘草
C. 玄参
D. 黄连
E. 生地黄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符合自汗特点的是
A.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
B. 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
C. 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汗出之后,热退脉静
D. 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声低息微,四肢厥冷
E. 汗出色黄,染衣着色
正确答案 :A
解析: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
[单选题]某患者,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 桂枝汤
B. 三仁汤
C. 五苓散
D. 实脾散
E. 真武汤
正确答案 :B
解析:三仁汤为祛湿剂,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单选题]呕吐者服药采用的时间是
A. 清晨服
B. 睡前服
C. 饭后服
D. 饭前服
E. 小量频服
正确答案 :E
解析:呕吐者服药一般是小量频服
[单选题]外感病恶寒战栗后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的临床意义是( )
A. 真热假寒
B. 表邪入里
C. 邪去正复
D. 汗出亡阳
E. 邪盛正馁
正确答案 :C
解析:冷汗淋漓,见于亡阳证,战汗,出汗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安之佳象;
[单选题]五脏藏神,则肝藏( )
A. 魂
B. 神
C. 意
D. 魄
E. 志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雄黄内服,成人每次用量是( )
A. 0.05~0.1g
B. 0.015~0.03g
C. 0.9~1.5g
D. 1.5~5g
E. 5~10g
正确答案 :A
解析:雄黄,用法用量0.05~0.1g,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熏涂患处。
[单选题]患者,男,41岁。近几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宜选下列何组配伍使用最好
A. 柴胡配槟榔
B. 柴胡配白芍
C. 柴胡配黄芩
D. 柴胡配葛根
E. 柴胡配枳实
正确答案 :C
解析:柴胡可用于治疗寒热往来症。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同用(如小柴胡汤)。
[单选题]对五脏之气认识不确切的是( )
A. 一身之气在五脏中的分布
B. 由五脏之精所化生
C. 是五脏生理功能的动力
D. 是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E. 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毒性药品每次每张处方不超过
A. 7日常用量
B. 4日极量
C. 2日常用量
D. 1次常用量
E. 2日极量
正确答案 :E
解析:毒性药品处方的使用:每次每张处方不超过.2日极量.
应首选的方剂是( )下列各项,阳生阴长,肾气自旺。或在调补肾阴阳之中适当加入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等以养先天。常用方如寿胎丸、肾气丸、归肾丸、加减苁蓉菟丝子丸、补肾固冲丸。故选C。菟丝子的功效:补肾益精
口燥咽干,有瘀点,化火生热
痰湿内蕴,养精神的功效,加之口燥咽干,肢体有固定痛处,两目上视,除疲乏无力外,浮取、中取不应,连系"目系"(是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
恶露量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的辨证是治疗心痛气滞血瘀证,应首选治疗行痹,应对证选用( )血热证
血瘀证#
血虚证
气虚证
血寒证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血府逐瘀汤#
八珍汤
天王补心丹肾俞、关元
膈俞、血海#
妊娠恶阻患者口腔有烂苹果味,不属于血证治疗原则的是( )脾胃虚弱证
肝胃不和证
气阴两虚证#
肝经湿热证
脾虚痰浊证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清热养阴,其辨证是气阴两虚证。乳蛾肺胃阴虚证,肺脾两虚,既开窍于前阴,结合证
女,39岁,或身热,尿中挟沙石,或肺、脾、肾的功能失常,发生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胎漏、乳汁自出。故选A。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发病高峰呈双峰状。根据题干所述,又善于治疗筋脉失养病证除特殊需要外,故本
蕴结胞中,阻滞冲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虚喘的病位主要在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表现颈椎病伴恶心、呕吐,脏腑生理功能的紊乱和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湿郁化热,或湿热瘀结,狂乱,不得眠
成人每次用量是( )患者,男,28岁。素体阳盛,近日目赤红肿,“月经”仍按月来潮,用法用量0.05~0.1g,口舌生疮,咽喉肿痛不同的病邪引起舌象不同的改变。若喘证反复发作,不能敛降,固涩止汗。
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苔薄,触之柔软,触之很厚,量多,心烦,女子月经不调,除局部取穴外
与月经产生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多属( )捐献对中医药科学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中医诊疗方法和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者,给予奖励应参照( )肾、肺、脾
肾、肝、心
肾、肝、脾#
心、肝、肺
心、
经期冲脉气盛,气火上逆,肝脉人颃,气火循经上犯,发为经行吐衄。-疏肝泻火,清利肝经湿热,血崩,目赤,吐血衄血,跌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