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男性,30岁。原有风心史,因持续性发热、乏力、纳差2周来诊。经"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风湿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男性,30岁。原有风心史,因持续性发热、乏力、纳差2周来诊。经检查拟诊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体格检查时下列哪个体征不可能出现
A. 环形红斑
B. 瘀点
C. 心脏杂音无变化
D. 心率40次/min,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E. 脾大伴脾区摩擦音
[单选题]对于SLE下述哪项正确
A. 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多为选择性蛋白尿
B. 90%~100%病人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肾有病变
C. 1/3病人肾受损
D. 90%病人死于慢性肾衰竭
E. 很少引起急性肾衰竭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肉芽组织内具有收缩功能、同时又能产生基质和胶原的细胞是( )。
A. 血管内皮细胞
B. 肥大细胞
C. 纤维细胞
D. 成肌纤维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导致人类艾滋病的病原是
A. HTLV
B. CMV
C. HBV
D. HIV
E. HPV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痈向表面破溃后在局部所形成的病变可称为( )。
A. 窦
B. 糜烂
C. 假膜性炎
D. 表面化脓
E. 坏疽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痛风石可存在于
A. 关节
B. 皮肤
C. 肺脏
D. 关节软骨
E. 肌建
正确答案 :ADE
[多选题]关于恶性肿瘤相关性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叙述正确的是
A. 发病年龄越高,伴发肿瘤机会越大
B. 少有血清学异常,预后较差
C. 可先于恶性肿瘤1~2年出现
D. 80%PM/DM伴发恶性肿瘤
E. 常见的肿瘤是肺癌、卵巢癌、乳腺癌
正确答案 :ABCE
[单选题]流行性脑膜炎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A. 反复惊厥
B. 合并肺炎
C. 褥疮导致败血症
D. 中枢性呼吸衰竭
E. 气道痰液梗阻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机体器官或组织的动脉血液供应中断,又未建立起有效的侧支循环,所发生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称为( )。
A. 梗死
B. 凝固性坏死
C. 液化性坏死
D. 干性坏疽
E. 湿性坏疽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藿香正气散的君药是( )
A. 厚朴
B. 苍术
C. 藿香
D. 砂仁
E. 茯苓
正确答案 :C
26岁。原有“A”型预激综合征,心室率170次/min。在治疗上给哪种药物是错误的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骨髓和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中常见降低或为零慢性肾衰发
手少阳三焦经所主治的病证有( )属于安神剂的是(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平时血压稍高,近两天血压达200/110mmHg,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M3诱导缓解最佳方案为湿热带下过多的主症不包括( )下列哪些属于化学致癌
足厥阴肝经能主治的病证有( )机体清除氨的主要方式不包括临床上脾虚湿阻病人可见( )金葡菌肺炎最具特征的X线表现是女,35岁。反复低热,夜尿多2年,三次尿培养均为大肠杆菌生长,为确诊疾病,首选检查是腰痛
妇科
内伤发热辨证时应注意区别( )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症状的是( )中风之发生,根本在于( )男性,突发高热、寒战、右胸痛,其中有多个液性囊腔,最可能的诊断是Schober试验用于检查核酸变性后可发生
可能有下列哪些心电图改变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根据五行相克关系确立的治法为( )女,40岁,类风湿关节炎10年,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7.8g/L,明显影响社会
下列选项中,湿疮血虚风燥证的证候特点包括( )疳证的临床特征有( )下列关于mRNA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因病机要点包括( )发病急
皮肤肥厚#
粗糙脱屑#
皮损色黯或色素沉着#
身热心烦
属于足厥阴肝经循行的部位有( )关于风湿性疾病,下列说法不妥的是男,当时尿常规蛋白阳性,血浆白蛋白19g/L,肾穿刺病理诊断为肾小球微小病变,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浆白蛋白34g/L,最可能的原因是阴器#
少腹#
两胁
天王补心丹的功用是( )女,因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入院,突发左上腹痛。体检:左上腹压痛,最可能合并下列哪一种疾病不属于脊柱关节病“假性痛风”与痛风的主要鉴别点是贫血概念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滋阴养血#
补心
属于平息内风的方剂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做骨髓穿刺的目的是有关经典型肾小管酸中毒(Ⅰ型)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按累及肺小叶的部位,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分型为男,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2周,疑诊人工瓣膜心内
按诊的内容,临床上常用的有( )喘证的最主要辨证要点为( )关于DIC的发病机制,翌日起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和肌肉酸痛,干咳,右侧胸痛来急诊。X线示右下片状浸润影。曾在基层医院应用头孢唑啉、阿米卡星(丁胺卡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