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 )
A. 浮络
B. 孙络
C. 经筋
D. 别络
E. 皮部
2. [多选题]胃的恶性溃疡有哪些内镜特点 ( )
A. 溃疡呈圆形、椭圆形
B. 边缘呈结节状隆起
C. 火山口状,底部凹凸不平
D. 周围皱襞中断
E. 底部有污秽苔
3. [多选题]可提示:Wilson病的是
A. 血清铜蓝蛋白水平降低
B. 肝组织铜含量升高
C. 高尿酸血症
D. 尿铜排泄量减少
E. Kayser-Fleischer环阳性
4. [多选题]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后可能发生的变化为
A. 血尿素氮升高
B. 脾缩小
C. 腹水减少
D. 诱发肝性脑病
E. 出现肝肾综合征
5. [多选题]贯穿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全过程的是
A. 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B.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C. 低蛋白血症
D. 门静脉高压
E. 肝功能不全
6. [单选题]尿血与血淋的主要鉴别要点为( )
A. 尿中带血
B. 小便时疼痛与否
C. 发病脏腑
D. 脉象
E. 舌苔
7. [多选题]门脉性肝硬化,由于雌激素增多,可引起以下体征
A. 睾丸萎缩
B. 肝掌
C. 蜘蛛痣
D. 毛细血管扩张
E. 毛发稀疏
8. [单选题]湿邪致病最易困阻的是( )
A. 心阳
B. 肺气
C. 脾阳
D. 肝阳
E. 肾气
9. [多选题]临床细菌的检验质量控制应包括
A.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登记、保存、评价和接种
B. 细菌的分离、鉴定
C. 药敏试验
D. 仪器、培养基、试剂的质量控制
E. 人员的培训
10. [多选题]胃黏膜上皮细胞防护机制包括
A. 修复作用
B. 分泌黏液的能力
C. 分泌碳氢盐的能力
D. 胃的蠕动能力
E. 分泌胃酸的能力
1.正确答案 :E
2.正确答案 :BCDE
解析:内镜下恶性溃疡形状不规则,底凹凸不平,苔污秽,边缘呈结节状隆起。故BCDE正确。
3.正确答案 :ABE
解析:Wilson病又称肝豆状核变性,此为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先天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肝损害、锥体外系症状与角膜色素环等为主要表现。98%的患者可见K-F角膜环(Kayser-Fleischercorneal ring) , K-F环位于角膜与巩膜交界处,在角膜内表面呈绿褐色或金褐色,宽约1.3mm。绝大多数见于双眼,个别见于单眼,E正确。2.血清铜蓝蛋白测定:WD患者血清CP<0.2g/L(正常值0.26~0.36g/L),甚至为零。A正确3. 血清铜测定:正常人为14.7~20.5mmol/L,90%的WD患者血清铜降低。4. 尿铜测定:多数WD患者24小时尿铜量显著增加,服排铜药后尿铜进一步增高。D错误。5.肝病患者肝铜含量虽可增高。B正确。6铜离子在近端肾小管及肾小球沉积,造成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出现肾性糖尿、多种氨基酸尿、磷酸盐尿、尿酸尿、高钙尿及蛋白尿等。C尿酸不高。错误。
4.正确答案 :ABDE
解析:大出血后循环中血容量减少,引起肾素、醛固酮产生过多,水钠潴留,会加重腹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等因素,可出现功能性肾衰,血尿素氮会升高又称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大出血也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后脾脏的压力减少,会出现脾脏缩小。故ABDE正确。
5.正确答案 :DE
解析:腹水形成的机制为钠、水的过量潴留,在腹水形成和持续阶段所起的作用有所侧重,其中肝功能不全和门静脉高压贯穿整个过程。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大量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高亮,状如蛙腹,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显著抬高,出现呼吸和脐疝。
6.正确答案 :B
7.正确答案 :ABCD
解析:蜘蛛痣乃系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小动脉末梢扩张所致,常出现在患者的颈部、胸部、面部等。部分男性病人还可出现睾丸萎缩,女性患者出现月经不调,不孕等。故ABCD正确。
8.正确答案 :C
9.正确答案 :ABCDE
10.正确答案 :AB
解析:粘膜防御有以下机制:(1)前列腺素的细胞保护作用:近年发现胃粘膜上皮细胞不断合成和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后者具有防止各种有害物质对消化道上皮细胞损伤和致坏死的作用。这种作用被称为细胞保护,可能与粘液分泌、细胞营养、细胞内代谢、上皮细胞新生和更新、细胞寿命延长等诸多因素有关。前列腺素可能主要通过维护和重建微循环而保护胃粘膜细胞的完整性。A正确。(2)粘液:无论是粘液或重碳酸盐,单独均不能防止胃上皮和胃蛋白酶的损害,两者结合则形成屏障,粘液作为非流动层而起缓冲作用。在粘液层内,重碳酸盐慢慢地移向胃腔,中和缓慢移向上皮表面的酸,从而产生一跨粘液层的h+梯度,上述任一个或几个因素受到干扰,ph梯度便会减低,防护性屏障便遭到破坏。BC正确。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