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下列哪项不是猩红热的临床特点"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风湿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猩红热的临床特点
A. 咽炎或扁桃体炎
B. 杨梅舌
C. 粟粒样丘疹伴疹间皮肤充血
D. 口周苍白区
E. 疹退后有脱屑伴色素沉着
[多选题]心的生理功能是( )
A. 宣散卫气
B. 推动血行
C. 主神志
D. 开泄汗液
E. 主全身之气
正确答案 :BC
[单选题]炎症时导致组织中蛋白质液体渗出的主要机制是
A.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降低
B. 血管内流体静压降低
C. 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升高
D. 血管通透性增加
E. 组织液流体静压升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急性炎症时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引起流体静压升高和血浆超滤;富含蛋白质的液体外渗到血管外,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组织内胶体渗透压升高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
[多选题]肿瘤治疗中"扶正"的"正气"主要包括( )
A. 免疫功能
B. 睡眠功能
C. 某些遗传的本质
D. 机体对有害因子的防御功能
E. 促进生长发育
正确答案 :ACD
[单选题]SLE病最常见于
A. 未婚女性
B. 老年人
C. 40~60岁女性
D. 20~40岁育龄女性
E. 青年男性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下述哪一项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有关
A. 脱发
B. 肌痛
C. 腹痛、恶心
D. 肝功能异常
E. 抗dsDNA抗体(+)
正确答案 :E
解析:只有dsDN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余仅为一般的临床表现。
[多选题]pss与SLE的鉴别要点为
A. SLE有蝶形红斑
B. pSS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C. SLE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D. pSS很少出现高热
E. PSS高球蛋白血症明显
正确答案 :ABDE
[多选题]慢性炎病灶中可以增生的细胞有( )。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血管内皮细胞
D. 成纤维细胞
E. 单核细胞
正确答案 :CDE
[单选题]苔黑而滑润、舌质淡白多属( )
A. 阴虚火旺
B. 阳虚寒盛
C. 热盛伤津
D. 湿热郁蒸
E. 痰火内蕴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是移植后
A. 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
B. 3~5天后出现
C. 6~60天出现
D. 90天~1年
E. 1年以上
正确答案 :A
哪项说法不正确女,反复发作腹泻10年,便后缓解,体重无变化,述自服黄连素有效,停药反复。该患者诊断首先考虑男性,桶状胸,右肺呼吸音减低,右肺叩诊鼓音,左肺散在干啰音
65岁,慢性萎缩性胃炎10余年,1个月来纳差,消瘦,首先应除外具有其性干涩,易伤津液性质和特点的邪气是( )SLE临床表现有关于强直性脊柱炎(AS)的病理表现错误的是尿路感染发病的相关因素有阳虚#
气虚#
痹病#
痰饮#
久
不宜针刺上腹部穴位以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这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符合缺铁性贫血潜伏期的是检查细胞质内是否有中性脂肪,可用下列哪些染色?( )治疗痰饮的主方是( )细胞发生遗传变异的结果有( )。吸
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进针方法有( )最易通过完全性再生达到修复的组织是发达国家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为女性,大量腹水,给予利尿剂后腹水仍不见减少,除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英文缩写是下列哪些属癌前病变或疾病?(
26岁。原有“A”型预激综合征,心室率170次/min。在治疗上给哪种药物是错误的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骨髓和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中常见降低或为零慢性肾衰发
运用耳针疗法治疗各种眼病时,哪一条不准确渗出性炎包括( )。患者男,BUN9.7mmol/L,肾动脉造影示双肾动脉局限性狭窄,发现高血压病3年,近日血压24.0/14.6kPa(180/110mmHg),大多数患者极有可能在1~2年内死亡
肠
活动后减轻,1个月来出现左膝关节肿痛,最可能的诊断是男性,62岁。慢性咳嗽、咳痰近20年,伴气急渐进性加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刺激较强
作用时间较长#
刺激较弱#
作用时间较短
具有兴奋作用#急性细菌性痢疾
乙型
当地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引起心肌( )。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可见的舌象是( )克雷白杆菌肺炎的X线表现出现叶间隙下坠,其原因是下列选项中,属于寒凝血瘀型痛经之证候的是( )胸胁痛#
胃痛
失眠健忘#
舌强
拔罐疗法的禁忌证有( )脾虚便溏不宜使用( )下述药物不属于慢作用抗风湿病药的是X线胸片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依据,下列哪项不正确男性,68岁。刺激性咳嗽伴痰血3个月,近1月来出现声嘶就诊。痰涂片找见
推拿作用的原理有( )下列耳穴中,位于三角窝的是( )能经预防阻断宫内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有对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的治疗,不正确的是调理疏通经络#
促进气血运行#
调整脏腑功能#
舒筋滑利关节#
增强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