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
A. 津能载气
B. 气能生血
C. 津血同源
D. 气能摄血
2. [单选题]“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
A. 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 消长平衡
D. 相互转化
3. [单选题]在“当世以布衣称作者,无虑数十家”中的“无虑”的意义是( )。
A. 无虑
B. 不过
C. 大略
D. 没有
4. [单选题]通行元气为水液运行之道路是( )。
A. 肾
B. 三焦
C. 肺
D. 经络
5. [单选题]气机升降的枢纽是( )。
A. 脾胃
B. 肝肺
C. 肺脾
D. 心肾
6. [单选题]《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虚里是( )。
A. 肺之大络
B. 胃之大络
C. 心之大络
D. 脾之大络
7.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 )。
A.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B. 阳病治阴
C. 审察内外整体统一
D. 辨证求因,审因法治
8. [单选题]反映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的是( )。
A. 证候
B. 疾病
C. 体征
D. 症状
9. [单选题]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喘咳的方剂是( )。
A. 止嗽散
B. 定喘汤
C. 小青龙汤
D. 苓桂术甘汤
10. [单选题]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角弓反张等,体现了( )这一特点。
A. 风性善行而数变
B. 风性主动
C.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D. 风为百病之长
1.正确答案 :C
解析: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皆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的作用,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对于失血患者,不宜妄用汗法;对于多汗夺津或因吐、泻等致津液大量丢失的患者,不可轻用破血逐瘀之峻剂。此即“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2.正确答案 :B
解析:阴阳互根,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又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相互为用、相互吸引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的某一方不断地滋生、促进和作用于另一方。
3.正确答案 :B
4.正确答案 :B
解析: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
5.正确答案 :A
解析:脾主升清,脾以升为健;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气宜降不宜升,脾气宜升不宜降,这一过程既受纳又排泄,一升一降,升降相宜,互为因果,以取得相对的平衡与协调,使得人体气机生生不息,故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
6.正确答案 :B
解析:《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
7.正确答案 :B
解析: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8.正确答案 :B
解析: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即邪正斗争。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因此,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整体属性、特征和规律。
9.正确答案 :C
解析:小青龙汤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10.正确答案 :B
解析: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不居,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是指其伤人致病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故邪风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阳经和肌表。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