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枳实导滞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黄连、白术
B. 木香、半夏
C. 神曲、茯苓
D. 大黄、泽泻
E. 枳实、黄芩
2. [单选题]钩藤入汤剂的用法是
A. 烊化
B. 先煎
C. 包煎
D. 后下
E. 另煎
3. [单选题]胁是指人体哪个部位
A. 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
B. 腋以下至第九肋骨部
C. 胸骨柄两侧部位
D. 腋以下至第十肋骨部
E. 肩胛骨以下部位
4. [单选题]致病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是
A. 火邪
B. 燥邪
C. 寒邪
D. 风邪
E. 暑邪
5. [单选题]下列属于假药的是
A. 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B.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C. 改变剂型或改变给药途径的药品
D. 超过有效期的
E. 更改生产批号的
6. [单选题]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描述的是
A. 《内经》
B. 《医林改错》
C. 《金匮要略》
D. 《医学正传》
E. 《景岳全书》
7. [单选题]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A. 风邪
B. 燥邪
C. 以上都不是
D. 暑邪
E. 火邪
8. [单选题]经常自觉心跳、心慌、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属于
A. 胁胀
B. 胸闷
C. 肺胀
D. 心悸
E. 胸痹
9. [单选题]麝香内服的剂量是
A. 2~6g
B. 0.03~0.1g
C. 0.1~0.5g
D. 1~3g
E. 0.5~1g
10. [单选题]白虎加人参汤所治消渴证的病机是
A. 肾阳虚衰、水饮内停
B. 胃热独盛,津气两伤
C. 肾气不化、津不上承
D. 阴虚内热、虚火上炎
E. 肺胃热盛、津气两伤
1.正确答案 :B
解析: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药物】大黄 枳实 神曲 茯苓 黄芩 黄连 白术 泽泻
2.正确答案 :D
3.正确答案 :A
4.正确答案 :E
解析:暑为火热之邪,为夏季主气,从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四个节气,为暑气当令。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
5.正确答案 :B
解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①药品所合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
②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①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②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③变质的;
④被污染的;
⑤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⑥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①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②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③超过有效期的;
④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⑤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⑥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6.正确答案 :D
解析:宋代《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7.正确答案 :B
解析: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侵袭阳位:感冒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热,头面部
(2)火热易伤津耗气:口干、大便干
(3)火热易生风动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出血
(4)火热易致肿疡:红、肿、热、痛
(5)火热易扰心神:神昏谵语,狂躁妄动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高热,心烦,面赤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口干口渴,气短乏力
(3)暑多夹湿:呕恶,困倦,大便溏泄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8.正确答案 :D
解析: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9.正确答案 :B
解析:麝香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03~0.1g。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
10.正确答案 :E
解析: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中暍中。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肺胃热盛而伤及津液,热能伤津,亦能耗气,气虚不能化津,津亏无以上承,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病机肺胃热盛,气津两伤证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