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心理治疗的基础,也是各种治疗方法产生疗效的前提
A. 医生的权威性
B. 严格的保密措施
C. 良好的医患关系
D. 职业性联系
E. 采取综合性手段
2. [单选题]关于心境障碍的生化研究结果,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A. 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降低导致躁狂发作
B. 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升高导致抑郁
C. 5-羟色胺(5-HT)降低导致抑郁发作
D. 5-HT升高导致抑郁发作
E. 多巴胺功能活动增强导致抑郁
3. [单选题]与违法犯罪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格障碍类型是
A. 偏执型人格障碍
B. 分裂样人格障碍
C.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D. 表演型人格障碍
E. 强迫型人格障碍
4. [单选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有关焦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神经性焦虑是本我和自我间的冲突引起的
B. 广泛性焦虑是弗洛伊德的焦虑分型中的一种类型
C. 道德焦虑表现为羞耻感和罪恶感
D. 现实焦虑有助于自我保护
E. 焦虑被认为是自我遭遇危险的信号,是自我一种功能
5. [单选题]CCMD-3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中,其病程标准是(除惊恐障碍另有规定外)
A.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1个月
B.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
C.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4个月
D.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6个月
E.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12个月
6.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E. 7个
7. [单选题]在麻痹性痴呆中最典型的类型是
A. 痴呆型
B. 偏执型
C. 夸大型
D. 抑郁型
E. 脊髓痨型
8. [单选题]与成瘾物质产生快感密切相关的是
A. 乙酰胆碱系统
B. 甘氨酸系统
C. 5-羟色胺系统
D. 去甲肾上腺素系统
E. 多巴胺系统
9.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长效抗精神病药的特点
A. 镇静作用都不强
B. 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效果肯定
C. 锥体外系反应不常见
D. 一般不作为急性期治疗药
E. 长期应用后有蓄积中毒的可能
10. [单选题]下列关于儿童孤独症概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不是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
B. 不属于全面发育障碍
C. 以社会交往障碍、活动内容和兴趣的局限和刻板重复为特征
D. 极少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E. 多起病于学龄前期
11.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
A. 升华
B. 利他
C. 合理化
D. 幽默
E. 压制
12. [单选题]在精神卫生领域,常用表示精神障碍频度的指标有
A. 死亡率和构成比
B. 患病率和发病率
C. 患病率和死亡率
D. 发病率和构成比
E. 死亡率和发生率
13. [单选题]在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治疗中,不宜使用哪种药物
A. 利培酮
B. 托吡酯
C. 卡马西平
D. 氯氮平
E. 氟哌啶醇
14. [单选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除了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或者回避使患者触景生情的活动情景外,与上述症状并存的常见症状还有
A. 焦虑和抑郁
B. 躁狂状态
C. 强迫状态
D. 幻觉和妄想
E. 冲动行为
15. [单选题]以下有关人格改变的说法哪项正确
A. 发生于成年早期
B. 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
C. 在严重或持久的应激之后发生
D. 为原发性疾病
E. 属于人格障碍的一种
16. [单选题]根据下列的描述属于行为治疗的哪一种方 法:要求强迫洗手的病人主动延长洗手的时间,反复训练后使其对洗手的行为产生厌烦,属
A. 漫灌疗法
B. 消极训练法
C. 阳性强化法
D. 厌恶疗法
E. 系统脱敏
17. [单选题]双重人格是哪种意识障碍的表现
A. 能动性意识障碍一种表现
B. 统一性意识障碍一种表现
C. 存在意识障碍一种表现
D. 界限意识障碍一种表现
E. 同一性意识障碍一种表现
18. [单选题]影响医患关系的最次要因素是( )
A. 社会环境的因素
B. 医务人员的因素
C. 患者方面的因素
D. 医院管理的因素
E. 患者所在单位的因素
19.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诊断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症状标准
A. 不注意细节,常犯漫不经心的错误
B. 双手或双足常常不安稳,或坐着时动个不停
C. 持久的活动过度,别人的要求无法使患儿显著改善
D. 常在有组织的场合不能排队或按顺序等候
E. 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障碍
20.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缺损症状的是
A. 纠正错误的能力降低
B. 决策能力减退
C. 物理影响妄想
D. 反应能力降低
E. 抽象思维困难
1.正确答案 :C
2.正确答案 :C
解析:5-HT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心境、食欲减退、失眠、昼夜节律紊乱、内分泌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焦虑不安、不能应付应激、活动减少等密切相关。5-HT升高可能与躁狂症的发病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功能活动增强与躁狂有关。
3.正确答案 :C
解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这种人无论是在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个性倾向性以及自我价值观念等方面均与正常人不同,他们往往缺乏正常的人间友爱、骨肉亲情,缺乏焦虑和罪恶感,常有冲动性行为,且不吸取教训,行为放荡,无法无天。反社会性人格和违法犯罪具有较密切的关系。罪行特别严重、作案手段残酷、犯罪情节恶劣的犯人中有相当比例属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正确答案 :B
5.正确答案 :B
6.正确答案 :D
7.正确答案 :C
解析:麻痹性痴呆中夸大型(躁狂型)是最典型的类型,痴呆型是最常见的类型。
8.正确答案 :E
解析:研究发现,人类所滥用的物质,如阿片、酒精、烟草、苯丙胺和可卡因等,尽管它们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但最后共同通路是作用于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增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冲动,使伏隔核以及其他区域如前额叶皮质中多巴胺的释放增加。过多的多巴胺连续刺激下一个神经元受体,便产生了一连串强烈而短暂的刺激"高峰",于是大脑犒赏中枢发出愉悦的信号,使吸食者主观上产生某种陶醉感和欣快感。所以选E。
9.正确答案 :C
解析:长效抗精神病药的特点之一就是剂量稍大时容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10.正确答案 :C
解析: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是全面发育障碍的一个亚型,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的基本临床特征表现为"Kanner"三联征,即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单调刻板的行为方式。该症多起病于3岁前。
11.正确答案 :C
解析: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精神分析理论将心理防御机制分为四类:①自恋性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在5岁以前的儿童、成年人的梦境和幻想以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常见,有否认、投射、歪曲。②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在3~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在人格障碍和情感障碍以及神经症患者中常见,主要有投射、防御认同、攻击、见诸行动等。③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或成年人应激反应时,主要有:压抑、置换、退行、隔离、反向形成、抵消、合理化等。④成熟防御机制:是成年人常用的防御机制,主要有利他、升华、幽默、压制等。利他指替代性而建设性地为他人服务,并且本能地使自己感到满足。升华指人们把那些可能是不道德或违反伦理的强烈的潜意识欲念,以社会较能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同,是一种积极的防御机制(化悲痛为力量)。幽默指当个体受到挫折时以某些合适的言行来化解困境,渡过难关,维持心理平衡。压制虽然在意识中出现了想解决矛盾冲突的冲动,而在意识或半意识中却做出予以推迟的决定。合理化指个人自己能接受的理由来解释自己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行为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和不快,保持个人的自尊(酸葡萄反应、甜柠檬反应)。
12.正确答案 :B
解析:患病率为某一时点(或时期)受检人口中患有某种障碍人数的比例。是用来衡量某一时点(或时期)人群中某种障碍存在多少的指标。发病率表示在某一时期内,暴露人口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是用来衡量某时期一个地区人群发生某种障碍危险性大小的指标。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平均人口数,计算方法同发病率,常以年为单位。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通常以100为例基数,故又称为百分比。常用表示障碍频度的指标有患病率和发病率。患病率与发病率基本的区别:发病率是指在某一时期人群中发生的新病例;而患病率是指在某一时点(或时期)人群中存在的所有病例,而不管这些病例发生的时间。发病率反映人群发病的危险概率,而患病率反映人群中某种患者存在的多少。在流行病学中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有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但就在精神卫生领域而言患病率、发病率常用于表示精神障碍频度的指标,死亡率并不常用。
13.正确答案 :D
解析:氯氮平可引起癫痫发作,不宜使用。
14.正确答案 :A
解析: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焦虑和抑郁与反复出现的创伤性体验和回避现象等症状并存,甚至出现自杀观念。
15.正确答案 :C
解析:人格改变是获得性的,是指一个人原本人格正常,而在严重或持久的应激、严重的精神障碍及脑部疾病或损伤之后发生,有明确的起病时间。
16.正确答案 :B
解析:1.厌恶疗法是通过厌恶性条件,目的是使患者最终感到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常用于治疗酒癖、性行为病态如露阴癖、强迫观念等。
2.阳性强化法是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又称为奖励强化法。常用于治疗儿童神经性厌食、多动、孤独、学习困难等。
3.消极训练法是根据多次重复一个动作后可引起积累性抑制理论,可用于治疗强迫症、儿童抽动症。
4.漫灌疗法是使患者突然面临最强大的刺激,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使其恐怖情绪自行消退的方法,用于治疗恐怖症。
17.正确答案 :B
18.正确答案 :E
19.正确答案 :E
解析:儿童多动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冲动。多动综合征可出现学习困难及人际交往障碍,但学习困难和人际交往障碍并非多动综合征的诊断所需的症状标准。
20.正确答案 :C
解析:认知功能缺损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认知功能缺损症状主要包括:传递信息和注意力缺陷;学习和注意能力的受损;觉醒度降低(对外界刺激作出较高较快的反应能力水平显著降低);抽象思维障碍(主要包括物体分类与抽象概括能力障碍、思维联想障碍、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障碍等);执行功能障碍(包括制订、完善与执行计划能力、难以处理或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能力降低等)。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