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症见高热,头晕胀痛,手足躁扰,四肢抽搐,舌红苔黄燥,脉弦数,"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症见高热,头晕胀痛,手足躁扰,四肢抽搐,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治宜
A. 安宫牛黄丸
B. 神犀丹
C. 羚角钩藤汤
D. 白虎汤
E. 三甲复脉汤
[单选题]婴儿最早长出的乳牙一般是
A. 上中切牙
B. 下中切牙
C. 上侧切牙
D. 下侧切牙
E. 第一乳磨牙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岁儿童股骨干骨折应如何固定
A. 骨牵引
B. 后侧石膏托
C. 水平皮牵引
D. 悬吊皮牵引
E. 髓内针固定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岁女孩,感冒3天后出现心悸、胸闷。检查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两肺无异常,心律不齐。其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95次/分,P-R间期逐渐延长,终于P波后不出QRS波,最可能的诊断为
A.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B.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Ⅰ型
C.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Ⅱ型
D. Ⅱ度窦房传导阻滞
E. 心室差异性传导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治疗疫毒痢内闭外脱的首选方剂是:
A. 独参栖
B. 刚桂八味丸
C. 参附汤
D. 四逆汤
E. 参附牡救逆汤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中度脱水时体液的累积损先量约是(ml/kg)
A. 120~150
B. 25~50
C. 50~100
D. 100~120
E. 25以下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若为10月小儿,下列项目不正常的是
A. 乳牙末萌
B. 头围48cm
C. 身长78cm
D. 体重9Kg
E. 囟门已闭
正确答案 :ABCE
[单选题]6岁,男孩,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Ⅲ级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增强、固定分裂,并在胸骨左缘下部闻及Ⅱ级柔和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显示电轴右偏,右房、右室增大。应考虑下列哪一种可能性较大
A. 房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狭窄
B. 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狭窄
C. 房间隔缺损较大,左向右分流较多
D. 室间隔缺损较大,左向右分流星较多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小儿消化道出血的最多见病因是
A. 消化性溃疡
B. 急性胃炎
C.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D. 胃扭曲
E. 肠套叠
正确答案 :A
热在心营、下移小肠其症可见( )水痘的主要病位在:下列哪一项不是新生儿颅内出血较为常见的类型CPR后因缺氧最易引起的并发症是身热夜甚、心烦不寐#
口干渴喜热饮
口干但不甚渴饮#
小便短赤热痛#
舌绛,脉细数#脾
汪瑟庵对秋燥的治疗,提出( )桂枝去芍药汤,去芍药的理由是4岁女孩,全身高度水肿6天伴尿蛋白++++,治疗包括始用辛凉#
始用甘寒
继用苦寒
继用甘凉#
继用甘寒因阴液未伤
因无腹痛
芍药阴柔,有碍宣通阳气#
更利于解表
左侧腮部肿胀、疼痛,咀嚼不便。伴头痛,纳少,肺热而致的痿证,可出现的症状是卫分病变
营分病变#
气分病变
血分病变#
中焦病变积滞
血瘀
气滞
湿浊
正气亏虚#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以鼻咽部症状为主
全身
下列哪些症状为清燥救肺汤与沙参麦冬汤所共有( )新生儿期应接受的预防接种是下列有关小儿生长发育—般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金匮要略》中,泻心汤的组成是( )小儿肺炎发生急性心衰,以下处理哪项不正确神经母细
暑温身热已退,汗出不止喘喝欲脱,脉散大,生后未接种卡介苗,大渴,大汗,多汗,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春
夏
长夏#
秋
冬宣肺解毒
辛凉解表
疏风清热解毒#
清热渗湿
清热通腑无需特别处理
立即补种卡介苗
立即预防性服药
先
夏季患者骤然咯血,咳嗽气粗,头目不清,灼热烦渴,舌红苔黄脉数,不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因势利导治疗原则的是治疗苯丙酮尿症时低苯丙氢酸饮食的执行应桂枝人参汤证可见( )麻黄汤的禁例有。凉血#
宣肺#
解
秋燥病治疗不宜用( )小儿身材矮小的诊标准是蛔虫病,脾胃失和,内生湿热,熏蒸于上,可见甘寒
苦寒#
苦燥#
柔润
辛寒身高低于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以下#
身高低于平均身高的3个标准差以下
身高低于平均身高的5个标准
烂喉痧的典型舌象( )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出现两次交叉的年龄为复杂性高热惊厥的主要特点是下列哪一项不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养生方法栀子豉汤证的主症是( )据《素问·举痛论》所述,“悲”所引的病机是舌
伏暑邪在气分,其症可见( )水胀的病证表现有( )外感热病的一般传变规律是寒热似疟#
脉洪数
胸腹灼热#
口渴心烦#
汗多颈脉动#
咳#
腹大,全身肿
阴股间寒#
按其腹,窅而不起#太阳→少阳→阳明→厥阴→太阴→少阴
太阳→
其区别在于。11个月人工喂养儿,腹泻半个月,无口渴尿极少。查体:体温38.5℃,体重4kg,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下列诊断哪项不正确前囟关闭的时间为几个月滋肺胃
攻下热结
育肾阴#
清心火#
养心安神前者有表证,后者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