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川楝子、槟榔皆具有的功效是
A. 杀虫行气
B. 杀虫利水
C. 行气利水
D. 行气疏肝
E. 行气健脾
2.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主治病症的是
A. 头面五官疾病
B. 热病
C. 肠胃病
D. 神志病
E. 背腰病
3. [单选题]发热微恶寒,口渴咽干,干咳,舌干苔黄,脉浮数。证属
A. 伤暑证
B. 温燥证
C. 凉燥证
D. 内燥证
E. 阴虚证
4. [单选题]头针进针时,应达到的解剖组织层是
A. 骨膜
B. 肌肉
C. 皮内
D. 帽状腱膜
E. 皮下
5. [单选题]“太息”的病机是
A. 肝气郁结
B. 肝胆湿热
C. 肝气犯胃
D. 肝阴不足
E. 肝火上炎
6. [单选题]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的是
A. 精气
B. 血
C. 阴阳
D. 神
E. 津液
7. [单选题]用于治疗顽癣的三棱针针刺方法是
A. 透刺法
B. 点刺法
C. 散刺法
D. 刺络法
E. 挑刺法
8. [单选题]以下哪点不是病人的义务
A. 如实提供病情和有关信息
B. 避免将疾病传播他人
C. 尊重医师和他们的劳动
D. 不可以拒绝医学科研试验
E. 在医师指导下对治疗做出负责的决定并与医师合作执行
9. [单选题]善于治疗实热积滞,大便燥结难下的药物是
A. 通草
B. 巴豆
C. 芒硝
D. 火麻仁
E. 商陆
10. [单选题]黄疸病,鉴别湿邪为患与非湿邪为患的要点是
A. 发热否
B. 呕吐否
C. 口渴否
D. 小便利否
E. 恶寒否
1.正确答案 :A
解析:槟榔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2012
应用:
肠道寄生虫病。
食积气滞,泻痢后重。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
水肿,脚气肿痛。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
2.正确答案 :E
解析:手阳明大肠经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3.正确答案 :B
解析:燥淫证
临床表现:
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舌苔干燥,大便干燥,或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小便短黄,脉象偏浮等。
燥邪具有干燥,伤津耗液,损伤肺脏等致病特点。
临床表现:
凉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浮缓或浮紧等表寒症状;
温燥——发热有汗,咽喉疼痛,心烦,舌红,脉浮数等表热症状。
4.正确答案 :D
5.正确答案 :A
6.正确答案 :A
7.正确答案 :C
解析:三棱针散刺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8.正确答案 :D
9.正确答案 :C
解析:芒硝
药性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应用
1.积滞便秘。对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者尤为适宜。
2.咽痛、口疮、目赤及痈疮肿痛。
用法用量
10~15g,冲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
10.正确答案 :D
解析:湿热并重证
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病因病机:本证由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交蒸,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则不欲饮食,若勉强进食,反而增湿助热,湿热上冲,则见头目眩晕、心胸不安。湿热郁蒸日久累及血分则形成黄疸。
证候: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和小便不利等症状。
辨证:湿热倶盛。
治则: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证
茵陈五苓散证
原文: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提要:本条论述湿重于热的黄疸证治。
病因病机:湿热黄疸,湿多热少。
证候:全身发黄,黄色不甚鲜明,食少脘痞,身重便溏,小便不利,苔腻淡黄等症。
辨证:湿重于热。
治则:利湿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化气利水除湿。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