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所谓“治痰先治气”“治湿兼理脾”,即是( )理论的具体应用。
A. 气能生津
B. 气能行津
C. 津能生气
D. 津能载气
2. [单选题]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
A. 关元、足三里
B. 关元、中脘
C. 神阙、中脘
D. 气海、足三里
3. [单选题]“水火不济”反映的是( )两脏间的平衡失调。
A. 脾与心
B. 肝与肾
C. 心与肾
D. 心与肝
1.正确答案 :B
解析: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津液的输布、排泄等代谢活动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和升降出入的运动。如若气虚,推动作用减弱,气化无力进行,或气机郁滞不畅,气化受阻,都可以引起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并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病理上称为“气不行水”,也可以称为“气不化水”。临床上要消除这些病理产物及其产生的病理影响,常常将利水湿、化痰饮的方法与补气、行气法同时并用,所谓“治痰先治气”“治湿兼理脾”,即是气能行津理论的具体应用。
2.正确答案 :A
解析:关元穴为小肠经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心与小肠相表里,足三里为足三阳经的交会穴,加此二穴可共同起到振奋心阳的作用。
3.正确答案 :C
解析:“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心肾既交,水火既济。”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