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3中西医结合妇科卫生正高提分加血考试试题(L9),更多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1. [多选题]软产道裂伤出血的处理正确的是
A. 宫颈裂伤缝合第1针应从裂口顶端稍下方开始
B. 疑宫颈裂伤时不需消毒而直接暴露宫颈
C. 若宫颈裂伤浅且无明显出血可不予缝合并不做宫颈裂伤的诊断
D. 用两把血管钳并排钳夹宫颈前后唇并向阴道口方向牵拉检查
E. 宫颈裂伤缝合最后一针应距宫颈外侧端0.5cm处止
2. [单选题]下列诸证中,除哪项外,均可见于白虎加人参汤证
A. 心烦
B. 背微恶寒
C. 时时恶风
D. 口燥渴
E. 下利
3. [多选题]半夏泻心汤证的主证是( )
A. 心下痞
B. 肠鸣
C. 呕吐
D. 噫气不除
E. 下利
4. [单选题]柴胡证往来寒热,休作有时的产生机制主要是
A. 血弱气弱,腠理开
B. 藏府相连,邪高痛下
C. 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胁下
D. 正邪分争于表里之间
E. 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腠理
5. [多选题]有关闭经,下述哪些是正确的
A. 闭经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和丘脑下部性4种
B. 闭经病人连续20天口服己烯雌酚1mg,后5天每天加用肌注黄体酮20mg,停药后3~7天阴道出血,为第二度闭经
C. 凡已过18岁月经尚未来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
D. 闭经病人肌注黄体酮20mg/d×5天后,停药3~7天阴道出血,为第一度闭经
E. 以上均不正确
6. [多选题]《素问·热论》全篇原文所涉及的外感病有( )
A. 广义伤寒
B. 狭义伤寒
C. 温病
D. 寒湿病
E. 暑病
7. [单选题]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属下列何证
A. 真热假寒证
B. 真寒假热证
C. 表寒里热证
D. 寒热错杂证
E. 以上都不对
8. [多选题]肾气丸的药物组成是( )
A. 干地黄、山茱萸
B. 茯苓、薯蓣
C. 党参、白术
D. 牡丹皮、泽泻
E. 附子、桂枝
9. [单选题]据《素问·标本病传论》,下列情况当"治其标"的是
A. 先病而后逆者
B. 先逆而后病者
C. 先寒而后生病者
D. 先病而后生寒者
E. 先病而后生中满者
10. [多选题]烦渴可见于。
A. 栀子豉汤证
B. 五苓散证
C.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D. 白虎加人参汤证
气分证的辩证要点( )《金匮要略》论历节病的成因是作子宫切除,在考虑手术各步注意事项时,下述需顾虑关于阴道壁,下述哪些是正确的下面哪些疾病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混淆据《灵枢·本神》,“肺气实”可见可用治瘟疬的药
温病邪在气分的热型有( )治疗经行泄泻首选方剂是气分证涉及的病变部位有( )下面哪些疾病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混淆身热不扬#
壮热不寒#
寒热往来#
身热夜甚
日晡潮热#六君子汤
附子理中丸
健固汤#
痛泻要方#
参
卫分证的辩证要点是( )风温余邪未净,肺胃阴伤的临床表现有( )《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伤于风者"中年期应做到“三级预防”即头痛
发热,微恶寒#
咳嗽
口微渴#
无汗低热或不发热#
口舌干燥而渴#
干咳痰少而粘#
发热,( ),其所致的证候是胸痹轻证见症为某女,今早突起下腹隐痛,少量阴道流血。查:血压17.3/12.0kPa130/90mmHg),压痛,胎心未闻及,心痛彻背
胸中气塞,短气立即B超检查胎盘情况#
查凝血功能、血尿常规、肾功能等#
输
春温发于气分可见的证型有( )桂枝附子汤证、白术附子汤证、甘草附子汤证在病机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温病邪在气分的热型有( )黄疸,湿重于热者治用里热兼表
热郁胆腑#
热郁胸膈#
热灼胸膈#
热与血结风湿袭侵
湿热类温病气分证治主要证型有( )湿温,症见身热心烦,渴不多饮,脘痞,呕恶,其辨证为胎盘滞留的常见原因有《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烦劳则张”是指引起前庭大腺炎的病原体有初产妇停经8周时,可以出现下列哪些现象太
血分证的病理是( )闭经患者未接受治疗前确定闭经的最初步骤是三承气汤的组方,哪项是正确的《灵枢·百病始生》认为: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素问·热论》认为伤寒病已满三日的治疗方法是动血耗血#
扰神窜络
瘀热
现口甘,温温欲吐
脚气冲心
大风四肢烦重,阴阳交争
阴精与阳气交结不清
以上均不是悲生于心而成于肺,营卫之气不能布达于外,郁而为热,温经散寒,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则见关节变形。其病变关节不热不红,或局部喜热敷,脉象
《灵枢·营卫生会》提到下焦之气循行经过的部位有( )经断前后诸证常见分型下列哪些是正确的重症妊高征易发生产后血循环衰竭的原因是别回肠#
布胸中
注于膀胱#
走腋
并胃中心血不足
肾阳虚#
肾阴虚#
气血虚
肾阴阳
下列哪几项属《灵枢·营卫生会》关于老人之“夜不瞑”的病理患者脘腹及两胁胀满疼痛,且见郁郁微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者,寒水泛滥
病后心阳不足,水湿内聚
病后气化不利,湿热壅滞,水气不行#
病后余邪未尽,邪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