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已婚妇女,35岁。近年来,月经周期30~32天,月经持续10~15天,经量时多时少。基础体温呈双相,为明确诊断需行刮宫术,时间应在
A. 月经来潮前1周
B. 月经来潮12小时内
C. 月经第3天
D. 月经第5天
E. 月经来潮24小时内
2. [单选题]按骨折的程度可将骨折分为
A. 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B. 不完全骨折和完全骨折
C. 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
D. 新鲜骨折和陈旧骨折
E. 青枝骨折和裂缝骨折
3. [单选题]全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除外
A. 恶心、呕吐
B. 窒息
C. 呼吸道梗阻
D. 低氧血症
E. 头痛
4. [单选题]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来潮前
A. 7天
B. 10天
C. 14天
D. 18天
E. 21天
5. [单选题]临产后的主要产力是
A. 腹肌收缩力
B. 膈肌收缩力
C. 产妇向下屏气力量
D. 子宫收缩力
E. 肛提肌收缩力
6. [单选题]淡水淹溺者,血液检查中可能增高的指标是
A. 磷
B. 钾
C. 钙
D. 血红蛋白
E. 钠
7. [单选题]患者,男,32岁,右肾下极巨大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下列术后护理措施哪项不正确
A. 多饮水
B. 取患侧卧位
C. 指导患者早期行跳跃运动
D. 观察疼痛和血尿情况
E. 观察排石情况
8. [单选题]患者,女,32岁,发现左侧卵巢肿物1年,1小时前突感左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妇科检查:子宫(-),左附件有拳头大囊性肿物,边界清,活动差,右附件(-)。其诊断是
A. 肿瘤破裂
B. 肿瘤感染
C. 左附件肿瘤蒂扭转
D. 肿瘤恶变
E. 左附件炎性包块
9. [单选题]患者,女,38岁,手术后探望的人比较多,睡眠欠佳,术后恢复受到影响。护士晚间查房及时为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护理,其中哪项不妥
A. 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B. 调节室内灯光
C. 消除噪声
D. 关门窗
E. 禁止家属探望
10. [单选题]患者,女性,26岁。高热、寒战,右股骨下端疼痛,干骺端深压痛,最有可能的疾病是
A.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B. 皮下脓肿
C. 骨脓肿
D. 风湿性关节炎
E.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1.正确答案 :D
解析:诊断性刮宫术:(1)了解卵巢功能:应在月经前1-2天或月经来潮24小时内。(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如疑为子宫内膜增生症者,应于月经前1-2天或月经来潮24小时内诊刮,如疑为子宫内膜剥脱不全时,则应于月经第5-7天诊刮。出血多或时间长,则抗炎治疗随时诊刮。(3)原发不孕:应在月经来潮前1-2天诊刮,如分泌像良好,提示有排卵;如内膜仍呈增生期改变,则提示无排卵。(4)子宫内膜结核:应于月经前1周或月经来潮12小时内诊刮,刮宫时要特别注意刮两侧宫角部,因该处阳性率较高(术前怀疑为结核者应先用抗痨药)。根据题干,月经持续10~15天,经量时多时少,疑诊为子宫内膜剥脱不全。故答案选择D。
2.正确答案 :B
解析:骨折按骨折端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按骨折处的稳定性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按骨折后时间长短分为新鲜骨折和陈旧骨折;按骨折的程度及形态分为不完全骨折和完全骨折。青枝骨折和裂缝骨折都属不完全性骨折。
3.正确答案 :E
解析:A、B、C、D项均是全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头痛是腰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故本题选E。解题关键:熟记全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4.正确答案 :C
解析:排卵一般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之前14日左右。
5.正确答案 :D
解析: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肌和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最重要的,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产力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6.正确答案 :B
解析:淡水(江河、湖泊或池塘)较血浆或其他体液渗透压低。发生淹溺时被淡水浸没后,通过呼吸道或胃肠道进入体内的淡水迅速吸收到血液循环,使血容量增加,血浆渗透压下降,严重病例引起溶血,钾离子从破碎的红细胞中大量逸出,出现高钾血症。故选B。
7.正确答案 :C
解析:巨大结石碎石后若排出过快可能导致“石街”形成。
8.正确答案 :C
解析:左侧肿物病史,出现左下腹剧痛,推断为左附件肿瘤蒂扭转。
9.正确答案 :E
解析:晚间护理内容包括协助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检查患者皮肤受压情况,擦洗并用50%乙醇按摩背部及骨隆突处,协助患者翻身,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必要时给患者加盖毛毯或盖被,帮助患者入睡;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病室安静,调节室内光线(关大灯,开地灯);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睡眠情况,观察病情,并酌情处理。患者手术后,既需要有安静的环境,保证休息,同时也需要家庭亲人的关爱,不能因为要保持病室的安静,而禁止家属探望。
10.正确答案 :A
解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临床表现1.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高热(39℃以上)伴寒战等。2.肢体局部持续性剧烈疼痛。附近肌肉痉挛、不愿活动患肢、称之“假性瘫”。3.干骺端明显压痛。4.患肢活动功能受限。由于疼痛而引起保护性肌痉挛肢体活动受限。5.浅表部位病源、出现皮肤温度增高。早期局部软组织肿胀,以后发展整段肢体肿胀。6.白细胞计数总数增高、可达(2~4)109/L,中性粒细胞数增高。血培养为阳性。7.X线拍片早期无明显改变、发病2周左右方有骨破坏、增生和病理性骨折表现。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