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
A. 产生血小板抗体
B.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C. 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D. 铁缺乏
E. 凝血因子缺乏
2. [单选题]关于肺炎克雷伯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革兰阳性杆菌
B. 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
C. 是ICU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D. 极易在病人的泌尿道定植
E. 医护人员的手一般不是传播途径
3. [单选题]导致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并发症是
A. 脑血栓
B. 心房纤颤
C. 充血性心力衰竭
D.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E. 急性肺水肿
4. [单选题]内脏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
A. 痛觉迟钝,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B. 痛觉迟钝,痛感弥散,定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
C. 疼痛刺激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
D. 疼痛刺激不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
E. 某个内脏病变产生的痛觉信号,被定位于远离该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
5. [单选题]门静脉高压症的护理诊断最重要的是
A. 焦虑与恐惧
B. 营养失调
C. 潜在并发症出血
D. 知识缺乏
E. 术后并发症感染
6. [单选题]降低烟酒的价格对吸烟、酗酒行为来讲是一种
A. 倾向因素
B. 促成因素
C. 强化因素
D. 抑制因素
E. 强制因素
7. [单选题]关于麻疹的流行病学说法错误的是
A. 病后能获持久免疫
B. 合并肺炎传染病可延长至出疹后15日
C. 病人是唯一传染病
D. 发病年龄明显后移
E. 高峰在2~5月份
8. [单选题]急性绞窄性肠梗阻
A. 呕吐物无胆汁
B. 呕吐物有多量胆汁
C. 呕吐物为粪臭样
D. 呕吐物为血性
E. 呕吐物呈溢出性
9. [单选题]患者刚出院,对病床单元的处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撤下被服送洗
B. 床垫、棉胎置于日光下曝晒6小时
C. 痰杯、便盆浸泡于消毒液中
D. 病床单元用消毒液擦拭
E. 立即铺好暂空床
10. [单选题]老年男性尿潴留最常见原因
A. 排尿困难和排尿疼痛
B. 急性尿潴留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E. 膀胱肿瘤
11. [单选题]小脑病变可以引起
A. 对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
B. 共济失调
C. 记忆力障碍和精神改变
D. 耳鸣和幻听
E. 视幻觉
12. [单选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出生前的常见感染途径是
A. 脐部
B. 呼吸道
C. 消化道
D. 皮肤
E. 胎盘
13.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E. 7个
14. [单选题]破伤风抗毒素的作用是
A. 中和体内游离毒素
B. 抑制破伤风毒素产生
C. 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
D. 清除毒素来源
E. 减少破伤风毒素产生
15. [单选题]引发内源性感染的因素不包括
A. 病人抵抗力下降
B. 病人的正常防疫机制遭破坏
C. 抗生素应用导致菌群失调
D. 菌群移位(易位)
E. 应用潜入性器械
16. [单选题]在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不慎破损水封瓶,此时首先的处理措施是
A. 立即报告医生
B. 将胸腔导管反折捏闭
C. 嘱患者暂时屏住呼吸
D. 重新更换水封瓶
E. 给患者吸氧
17. [单选题]管理的方法中,最基本的、传统的管理方法是
A. 思想教育方法
B. 法律方法
C. 社会心理学方法
D. 行政方法
E. 经济方法
18. [单选题]在人际传播技巧中,属于观察技巧的是
A. 略微前倾坐姿,关注对方讲话
B. 使用图示表达自己的意思
C. 使对方能听懂和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D. 通过察言观色,发现对方的真实意图
E. 让对方很清楚地理解所提问题的核心,以获取较多的信息
19. [单选题]颈部手术时应采取
A. 仰卧位
B. 半坐卧位
C. 侧卧位
D. 俯卧位
E. 截石位
20. [单选题]绒毛穿刺取样在妊娠( )周进行。
A. 7~10
B. 10~13
C. 13~16
D. 14~20
E. 20~24
1.正确答案 :B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对恶性细胞不能识别与消灭,使之得以繁殖,最终导致白血病。ITP的发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多认为血小板相关抗体或抗血小板抗体等自身抗体的形成在ITP的发病机制中非常重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该题针对“贫血”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 :C
解析:1,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科,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粗短杆菌(A错)。2、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D错)3、健康人的呼吸道和肠道正常菌丛中、自然界水和谷物中均能分离到克雷伯氏菌(B错)。4、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D对)。5、医护人员、患者的手污染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E错)。
3.正确答案 :C
解析:导致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并发症是
充血性心力衰竭
4.正确答案 :A
解析:内脏性疼痛的特点是:①内脏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痛觉迟钝,对刺、割、灼等刺激不敏感。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疼痛过程缓慢、持续。②躯体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疼痛刺激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当波及壁腹膜时,可出现明确的麦氏点疼痛和右下腹局限性腹膜刺激征表现。③牵涉性疼痛的主要特点是某个内脏病变产生的痛觉信号,被定位于远离该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如急性胆囊炎出现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常伴有右肩背部疼痛。
5.正确答案 :C
解析:胃底食道静脉曲张,上消化大出血是门静脉高压最危险的并发症
6.正确答案 :B
解析:1.降低烟草价格可以促使吸烟、酗酒行为得以实现,属促成因素。【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2.【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3.【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4.社会风气、大众传媒是健康行为重要的强化因素。
1.倾向因素 是指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倾向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
2.促成因素 是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资源和社会条件。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3.强化因素 是指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等。【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5.代乳品价格昂贵是促使母乳喂养得以实现的促成因素,故选B。【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 :B
解析: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麻疹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 :D
解析:高位性肠梗阻呕吐物的特点是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 。低位性肠梗阻呕吐物的特点是呕吐迟而少,呕吐物为粪样 。绞窄肠梗阻呕吐物的特点是呕吐物呈棕褐色或血性 。幽门梗阻呕吐物的特点是呕吐物为带酸臭味的宿食 。故选D。
9.正确答案 :E
解析:患者出院后,要整理床单位,撤下被服,放入污物袋,并根据病情决定清洗消毒方法,非一次性使用的痰杯、便盆需要用消毒液浸泡,床旁桌椅要用消毒液擦拭,床垫、床褥、棉被等放在日光下曝晒或是紫外线消毒,之后病室要开窗通风。此后铺好备用床,迎接新患者。A、B、C、D均是患者出院后的处理内容,只有E中铺暂空床不对,所以答案是E。
10.正确答案 :E
解析:男性在35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多在50岁以后出现症状,是导致老年男性尿潴留的最常见原因 。在题目的几个选项中无前列腺增生这个选项,故选E膀胱肿瘤,也是很常见的原因。
11.正确答案 :B
解析:1.因为平衡中枢位于小脑,所以小脑肿瘤可以引起共济失调。
2.临床研究表明,中央前、后回肿瘤可以引起对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
3.临床研究表明,额叶病变可以引起记忆力障碍及精神改变。
4.因为视觉中枢位于枕叶,所以枕叶病变可以引起视幻觉。
12.正确答案 :E
解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出生前感染主要途径是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或胎膜早破时阴道细菌上行感染,或病原体通过胎盘达胎儿血液循环致肺部感染。出生后感染主要由上呼吸道下行感染肺部或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引起肺部感染。
13.正确答案 :D
解析: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6个类别:①管理人员②医师③护士④药学技术人员⑤医技人员⑥其他人员。
14.正确答案 :A
解析: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能够中和游离的破伤风外毒素,(A对)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和对症治疗。
15.正确答案 :E
解析:当病人健康状况不佳,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以及抗生素的应用等因素,可导致菌群失调或使原有生态平衡失调,菌群移位(易位),从而引发感染。
16.正确答案 :B
解析:水封瓶破碎,患者会立即出现开放性气胸。此时用手捏紧引流管可以阻断胸腔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避免气胸发生。
17.正确答案 :D
解析:行政方法是最基本、传统的管理方法,它是依靠行政组织权威,通过命令、指示、规定等手段指挥下属工作而实现管理目标。
18.正确答案 :D
解析:A礼貌问题;B自己的意愿;CE解释;D是观察技巧。故选D。
19.正确答案 :A
解析:仰卧位,常见的仰卧位是病人头部放于枕上,两臂置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伸直。多为休息及睡眠的一种体位。根据病情及诊疗需要,又可变化为如下体位。在临床医学上,仰卧位为最常用的体位,多数头、颌面、颈、胸、腹、四肢等部位手术皆可用。故选A。
20.正确答案 :B
解析:绒毛穿刺取样在妊娠10~13周进行。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十二章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