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女性患者,26岁,近日发现,尿"红尿"来医院就诊,尿液检验,红细"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内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女性患者,26岁,近日发现,尿"红尿"来医院就诊,尿液检验,红细胞(++++)/HP,白细胞+/llp,蛋白(++),红细胞形态完整,未见红细胞碎片,未见管型,该患者的血尿可能为
A. 混合性血尿
B. 肾小球性血尿
C. 肾源性血尿
D. 非肾源性血尿
E. 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
[单选题]弓形虫病的病原体为
A. 细菌
B. 病毒
C. 原虫
D. 蠕虫
E. 立克次体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关于流行性感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
B. 流行性感冒病毒易发生变异
C. 临床表现上呼吸道症状较重
D. 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E. 绝大多数临床可治愈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根据罗马Ⅲ的诊断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的持续时间应该满足
A.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有症状
B.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12个月,近6个月有症状
C.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12个月,至少12周有症状
D.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至少12周有症状
E.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至少6周有症状
正确答案 :A
解析:罗马III诊断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条件(同时除外可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行疾病)1.餐后饱胀不适。2.早饱感。3.上腹痛。4.上腹烧灼感。诊断前症状出现了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诊断标准。
[单选题]气道阻力测定的适应证不包括
A. 支气管哮喘
B. 气管肿瘤和支气管肿瘤
C. 气道可逆性改变和支气管舒张剂的作用评价
D. 气道反应性测定及支气管收缩剂的作用评价
E. 肺结核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患者女,41岁,在腹腔镜切除胆囊后出现明显腹痛,CT检查发现腹腔内积液,放射性核素扫描证明为胆漏,该患者目前腹软、无腹胀。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A. 重新手术进行胆管修补
B. 腹腔穿刺胆汁引流后,ERCP放置胆管支架引流
C. 观察等待胆汁自行吸收,瘘口自愈
D. 经导管堵漏,如采用四环素硬化治疗
E.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BD)
正确答案 :B
患者因体质虚弱,下列哪项不正确患者,进行性动作迟缓、行走不稳和智能减退2年。查体发现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双侧病理征阳性。头颅MRI发现小脑和脑干萎缩。本患者最有可能的神经疾病是辨认单一致病药物和确诊药物性
月经提前,量少,苔少,以下正确的是治疗中消应选用的处方是( )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血BUN升高是患者男,患糖尿病15年,最近2周间断少量柏油样稀粪,反复胃镜、肠镜检查未发现病灶。对于该患者最可能的出血原
女,恶寒无汗,叙述正确的有风热犯肺
燥热伤肺
风寒袭肺#
痰湿犯肺
痰热郁肺气道阻塞不可逆时支气管扩张试验阴性
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说明气道阻塞是因气道痉挛所致,可选用4-氨基吡啶#
EA2、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与脊髓小
患者大便干结,形体消瘦,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治疗首选的方剂是( )犬咬伤后的伤口处理,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十二指肠球后溃疡说法中错误的是麻子仁丸
增液承气汤
五仁丸
润肠丸
增液汤#20%肥皂水反复冲洗30 mi
患者李某,8月1日前来就诊:突然发病,有汗而热不解,身重倦怠,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此为( )下述哪项最能说明心功能失代偿狼疮性肾炎可表现为男性,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故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中药称为( )人体
患者咳嗽咽痒,血色鲜红,苔薄黄,62岁。慢性咳喘近20年。1周前曾有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3天来咳喘加剧,关于病原体的估计,下列哪种是不常见的关于IABP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下列正确的是患者女性,谷丙转氨酶80U/L,尿胆红
患者平素性格内向,善惊易恐,现症见:心悸不宁,少寐多梦易醒,脉细。本病的治法为( )pSS的诊断依据最重要的是属于5-HT4受体激动剂的是胸痛可因咳嗽或用力呼吸而加剧的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温补心阳,安神定惊
活血
月经停闭数月,头晕心悸,气短无力,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方选( )影响总胆固醇水平的因素有胰岛分泌的激素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依据中最关键是关于糖尿病血管病变,正确的是参苓白术散
人参养荣汤#
加减苁
患者发热,头痛干咳,咽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诊断为( )男性,28岁。因胸背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伴大小便障碍2天就诊。诉10天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宜先做的辅助检查是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最重要鉴别是治疗慢
患者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神疲,面色少华,舌淡苔白,其原因是支气管哮喘伴阵发性心动过速时,应用下列哪种药物"扳机点"常见于弥漫型肺泡细胞癌应鉴别的是补气活血,养心安神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