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天麻钩藤饮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川牛膝
B. 生牡蛎
C. 生龟板
D. 生鳖甲
E. 生龙骨
2. [单选题]关于“独语”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所致
B. 气郁痰结,阻蔽心窍所致
C. 气郁化火,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所致
D. 可见于郁证
E. 可见于癫证
3. [单选题]酸枣仁汤的病机是
A. 肝阴不足,心血亏虚
B. 心肾不交,水火不济
C. 脾胃不和
D. 脾虚生痰,痰浊内扰
E. 肺肾阴虚
4. [单选题]银翘散的组成药物除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外,其余的是
A. 竹叶、杏仁、桔梗、甘草
B. 苏叶、桔梗、芦根、甘草
C. 薄荷、杏仁、桔梗、甘草
D. 薄荷、竹叶、桔梗、甘草
E. 薄荷、杏仁、竹叶、甘草
5. [单选题]根据胆经腧穴排列顺序,自头临泣至脑空排序正确的是( )
A. 头临泣、正营、承灵、目窗、脑空
B. 头临泣、承灵、目窗、正营、脑空
C. 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
D. 头临泣、目窗、承灵、正营、脑空
E. 头临泣、正营、目窗、承灵、脑空
6. [单选题]血痹证的主症是
A. 肢体局部麻木
B. 肢体筋骨疼痛
C. 肢体一侧不遂
D. 关节肿大疼痛
E. 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7. [单选题]因体质虚弱所致的虚性晕厥,除主穴外,宜选用
A. 合谷、太冲
B. 肾俞、太溪
C. 脾俞、胃俞
D. 太冲、肾俞
E. 关元、足三里
8.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传化之腑的是
A. 胃
B. 膀胱
C. 大肠
D. 三焦
E. 胆
9.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与情志抑郁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心神失常
B. 肝气郁结
C. 脾失健运
D. 肺气壅滞
E. 肾精不足
10. [单选题]医生手指用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此指法为
A. 举法
B. 按法
C. 寻法
D. 总按
E. 单诊法
11. [单选题]固冲汤原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A. 生黄芪
B. 炒白术
C. 煅龙骨
D. 煅牡蛎
E. 棕榈炭
12. [单选题]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脉象应为
A. 脉浮弱
B. 脉浮紧
C. 脉沉弱
D. 脉沉紧
E. 脉迟
13. [单选题]针灸治疗缺乳的主穴是
A. 少泽、乳根、膻中
B. 乳根、太冲、足三里
C. 乳根、内关、期门
D. 膻中、少泽、太冲
E. 肝俞、膻中、少泽
14. [单选题]历节病的主症是
A. 身疼痛
B. 脚肿如脱
C. 肌肤麻木不仁
D. 遍历关节疼痛
E. 消瘦
15. [单选题]风温病名首见于
A. 《内经》
B. 《伤寒论》
C. 《时病论》
D. 《温病条辨》
E. 《温疫论》
16. [单选题]患者男,60岁。头晕目眩,泛泛欲吐,兼见心悸失眠、面色不华,纳呆腹胀,舌淡,苔薄白润,脉弱。治疗应当在主穴基础上加用
A. 脾俞、气海
B. 悬钟、太溪
C. 肾俞、足三里
D. 三阴交、足三里
E. 中脘、内关
17. [单选题]黄疸而有表证者可用
A. 黄芪桂枝五物汤
B. 桂枝加黄芪汤
C. 黄芪建中汤
D. 柴胡桂姜汤
E. 小半夏汤
18. [单选题]P波振幅在胸导联应该
A. <0.25mV
B. <0.2mV
C. <0.3mV
D. <0.15mV
E. <0.1mV
19. [单选题]五脏分阴阳,肺的阴阳属性是
A. 阳中之阳
B. 阳中之阴
C. 阴中之阳
D. 阴中之阴
E. 阴中之至阴
20. [单选题]寒湿痹痛,腰以下明显者,最佳选药是
A. 防己
B. 威灵仙
C. 独活
D. 羌活
E. 木瓜
1.正确答案 :A
解析: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后下)、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功用: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亢证。
2.正确答案 :C
3.正确答案 :A
解析:酸枣仁汤,养阴清热,安神宁心,主治心肝血虚失眠。酸枣仁甘酸性平,养肝阴,益心血,主治失眠,与甘草为伍,酸甘化阴,以增强养阴之效;茯苓安神宁心;川芎味辛以调肝气;知母苦寒以清虚热。全方补肝养血,安神宁心。
4.正确答案 :D
解析:银翘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桑菊饮的鉴别作用
本方所治之证乃风热袭表,营卫受邪所致。治当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方中薄荷、牛蒡子辛凉透表,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解毒利咽,共为君药。因辛凉药物较辛温药物解表作用缓和,所以重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与辛凉薄荷、牛蒡子相用,以增强清解风热之邪,使邪热从外而解;竹叶清泻邪热,以防邪热攻心,共为臣药。热伤津,以芦根清热生津;热结咽喉,以桔梗清热利咽;热搏肌肤营卫,荆芥、淡豆豉味辛既助薄荷、牛蒡子疏散表邪,又防止金银花、连翘寒凉太过凝滞,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和胃,助营卫抗邪,与桔梗相用,以增强利咽解毒作用,并能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辛凉透表,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效。
渴甚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项肿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胸膈闷者,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
银翘散与桑菊饮皆可治温病初起之表证,均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五药,但银翘散解表清热之力强,为“辛凉平剂”;桑菊饮肃肺止咳之力大,而解表清热作用较弱,为“辛凉轻剂”。
5.正确答案 :C
6.正确答案 :A
解析:血痹为体虚受风,卫阳不足,血行不畅所致。卫气营血不足,感受风寒,致阳气痹阻,血行不畅,故出现局部肌肤麻木不仁。
7.正确答案 :E
8.正确答案 :E
解析:《素问·五脏别论》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五个腑以其"泻而不藏",归为传化之腑。
9.正确答案 :B
10.正确答案 :B
解析:诊脉方法
(一)体位——前臂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寸口部为“脉之大会”
(二)医生指法——选指、布指、运指
1.选指:指目诊察,三指平齐,略呈弓形,约呈45°
2.布指:中指定关 布指的疏密
[布指.png]
3.运指
(1)举法:用较轻的指力(“轻取”或“浮取”)
(2)按法:用较重的指力,甚至按到筋骨(“重取”或“沉取”)
(3)寻法:从轻到重,或从重到轻,左右推寻,调节最适当指力
(4)总按:三指同时用力
(5)单诊: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
(6)循法:循是指切脉时三指沿寸口脉长轴循行,诊察脉之长短,比较寸关尺三部脉象的特点
11.正确答案 :B
解析:固冲汤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脾气虚弱,冲脉不固所致。治当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方中黄芪益气补脾,使脾统血;棕边炭收敛止血,固冲摄血,共为君药。脾气虚弱,以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统血;阴血外溢,以龙骨、牡蛎、五倍子固涩收敛止血,助棕边炭止血崩,共为臣药。出血伤血,以白芍补血敛阴止血;出血伤肝肾,以山萸肉补肝肾固精止泄;止血易留瘀,以海螵蛸、茜草固涩止血,并能化瘀,以冀止血不留瘀,共为佐药。诸药相互为用,补气固冲治其本,收敛止血治其标,标本兼顾,以取补脾固冲止血之效。
12.正确答案 :D
13.正确答案 :A
解析:治法 调理气血,疏通乳络。以足阳明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乳根 膻中 少泽
配穴 气血不足加脾俞、胃俞;肝气郁结加肝俞、太冲;食少便溏加中脘、足三里;失血过多加肝俞、膈俞;胸胁胀满加期门;胃脘胀满加中脘、内关。
操作 少泽点刺出血,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14.正确答案 :D
解析:历节病由于风寒湿邪侵袭筋脉关节,导致筋脉痹阻不通,以关节遍历疼痛,痛势剧烈,日久可致骨节变形,行动不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15.正确答案 :B
16.正确答案 :A
17.正确答案 :B
18.正确答案 :B
解析:P波
形态: Ⅰ、Ⅱ、aVF↑,aVR↓
振幅: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mV
时限:≤0.11s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
P-R间期:0.12~0.20s
QRS波 正常人的胸导联,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至最大,S波逐渐变小甚至消失。
时限:0.06~0.10s
V1、V2导联:为RS型,R/S<1、RV1<1.0mV,反映右心室电位变化。
V5、V6导联呈QR、QRS、RS型,R/S>1、RV5<2.5mV,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Q波深度:除avR可以出现较深的Q波外,其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时间<0.04s ;V1、V2导联不可能出现Q波。
ST段:下移<0.05mV,抬高除V1~V3导联<0.3mV,其余导联均<0.1mV。
T波:与主波方向一致,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
19.正确答案 :B
20.正确答案 :C
解析: 独活
药性辛、苦,微温。归肾、肝、膀胱经。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应用
1.风寒湿痹,腰膝酸痛。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
2.表证风寒挟湿。
3.少阴头痛,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苦燥,易伤气耗血,无风寒湿邪或气血虚者慎用。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