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胆为奇恒之腑的依据有( )
A. 形态中空
B. 贮藏胆汁
C. 胆汁助消化
D. 胆与肝相表里
E. 胆不直接转化饮食物
2. [单选题]关于膝关节描述错误的是
A. 关节囊的前方为髌韧带
B. 内侧有胫副韧带
C. 外侧有腓副韧带
D. 后方有腘韧带
E. 关节内有前后交叉韧带
3. [单选题]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可通过()确立。
A. 通过触诊发现肌筋膜内的触发点
B. 患者的肌肉症状十分广泛
C. 患者先被诊断为纤维肌痛
D. 可观察到局部肌肉痉挛
E. 以上都不对
4. [单选题]具有升散耗气特性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5. [单选题]支配肱二头肌的神经是
A. 肌皮神经
B. 腋神经
C. 副神经
D. 肩胛下神经
E. 肩胛上神经
6. [单选题]将近40%合并有疼痛的AIDS患者其疼痛为神经病理性来源。已经发现,在HIV携带者以及AIDS患者中,存在几种外周神经病理改变。以下各项为HIV携带者和AIDS患者中最常见的痛性神经病理学改变是()
A. 多发性单神经炎
B. 多发性神经根病
C. 马尾综合征
D. 痛性中毒性神经病
E. AIDS主要的感觉神经病变
7. [单选题]药物治疗幻肢痛是非常困难的。以下()药物的疗效还未被良好的对照研究所证实。
A. 曲马多
B. 加巴喷丁
C. 美金刚
D. 阿米替林
E. A和C
8. [单选题]下述对磺胺类药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抗菌谱较广,多可口服,吸收快,属制菌剂,易产生耐药性
B. 抗菌谱较广,多可口服,吸收快,属制菌剂,不易产生耐药性
C. 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
D. 可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大肠埃希菌所致的感染
E.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的感染也有一定疗效
9. [单选题]依据国际疼痛协会诊断标准,镇痛药物反跳性头痛是指()
A. 头痛在停止使用怀疑药物2周内消退或恢复
B. 使用镇痛药物后头痛加重,镇痛药物减量后头痛的强度和频率也有所减轻
C. 头痛的强度随镇痛药物剂量的减少成比例地减轻
D. 药物滥用期间发展的或者显著恶化的头痛,1个月内头痛的时间长于15天
E. 使用吗啡时强度增强的头痛,很有可能与由组胺释放所介导的脑血管扩张有关
10. [单选题]下面关于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目的是获得协同作用,提高抗菌效能,降低个别药物的剂量,减少毒性反应,以及防止或延迟细菌产生耐药性
B. 一般应限于三种以内药物的联合,并根据联合敏感试验结果来选择药物
C. 一般应限于两种药物的联合,并根据联合敏感试验结果来选择药物
D. 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相加、无关和拮抗四种结果,但多数呈现相加或无关作用,协同或拮抗都较少见
E. 宜采用静脉内分次、分别给抗菌药物的方法,以免两种以上药液混合,影响抗菌活力,降低疗效。如采用静脉内滴注时,应注意药物间有无配伍禁忌
1.正确答案 :AB
2.正确答案 :D
解析:后侧有腘斜韧带加强,有半膜肌的腱纤维部分编入关节囊。
3.正确答案 :A
解析:与体表疼痛不同,肌肉疼痛一般为钝痛,定位不明,且位置较深。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是通过触诊触及肌筋膜触发点而确立的。肌筋膜触发点是指肌肉或其筋膜内的引起患者疼痛的一个高应激性的区域。
B.肌筋膜疼痛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区域性疼痛综合征,这一点与纤维肌痛正好相反,后者是一种影响较广泛的综合征。然而,多达45%的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可有3—4个象限的全身性的疼痛。因此,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的患者应怀疑存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但是存在广泛的肌肉骨骼疼痛的患者也可以患有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C.美国疼痛协会对此达成共识,即肌筋膜疼痛与纤维肌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D.全身性触诊可鉴别肌筋膜紧绷带和全身性肌肉痉挛。
4.正确答案 :C
5.正确答案 :A
6.正确答案 :E
解析:总计达30%的感染HIV的患者和AIDS患者合并有AIDS主要的感觉神经病理性改变,这是HIV携带者和AIDS患者中最常见的痛性神经病理学改变。
7.正确答案 :C
解析:A和D在治疗首次参与试验的患者中,曲马多和阿米替林被证明可有效治疗幻肢痛和残肢痛。
B.相对于空白对照,加巴喷丁可更好地减轻幻肢痛。
在应用阿片类药物前,不应该认为药物无法缓解疼痛。静脉(Ⅳ)和口服吗啡被证实可减轻幻肢痛。病理报道亦显示美沙酮也对疼痛有效。
其他一些研究并未能证实口服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胺可成功缓解疼痛。
治疗截肢后疼痛的一些建议(未经证实)[注意:辨别术后早期疼痛和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于4周)以及幻肢痛和残肢痛这两点非常重要]:
术后早期疼痛
残肢痛:
传统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
NSAIDs
阿片类药物
+/-与硬膜外镇痛治疗相结合
残肢幻肢痛:
如果明确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作性或残肢感觉异常)—尝试TCAs或抗惊厥药物。
慢性疼痛
残肢痛:
局部残肢手术:如果存在明显的残肢病理改变,应该考虑进行翻修;除非存在交感神经相关的疼痛,否则应避免行手术。
局部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有残肢痛而不存在明显的残肢病理改变,那么可局部应用利多卡因或辣椒素。
残肢幻肢痛(药物治疗,按个人喜好):
加巴喷丁1200—2400mg/d,缓慢滴注。最大剂量3600mg/d。
TCAs(丙咪嗪、阿米替林、去甲替林)100—125mg/d,缓慢滴注。治疗开始前检查心电图(ECG)。当剂量>100mg/d时应监测血药浓度。如果需要镇静,应使用阿米替林。
如果疼痛为阵发性、刀刺样的或放射性的:
奥卡西平600-900mg/d。初始剂量为300mg,每日增量300mg。
加巴喷丁450mg/d。初始剂量为150mg,每日增量150mg。10天后达最大剂量时监测血药浓度。
拉莫三嗪100-200mg/d。初始剂量为25mg/d,缓慢滴注增量至25mg/14d(避免出现皮疹)。
阿片类药物(长效类)或曲马多
如果以上治疗均无效,那么患者应拜访疼痛门诊
在疼痛诊疗中心:可尝试静脉应用利多卡因或者氯胺酮。如果利多卡因试验阳性—再次考虑抗惊厥药物。如果氯胺酮试验阳性:考虑美金刚胺或者金刚烷胺。
包括按摩、手法治疗和在运动范围内的被动拉伸运动的理疗可避免残肢的营养性改变和血管充血。经皮神经电刺激、针刺、超声和催眠疗法对残肢幻肢痛均有益处。
8.正确答案 :B
9.正确答案 :D
解析:在停用过度使用的药物后,镇痛药物反跳性头痛可在2个月内自行缓解或者回复至其之前的疼痛模式。
10.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为大纲掌握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条件做联合敏感试验或试验尚无结果时,对严重感染可先选择氨苄西林或哌拉西林和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可同时对革兰染色阳性和阴性菌有作用,以后再根据临床疗效或敏感试验结果来调整药物的种类,但应避免调换药物过繁,一般可隔3~4日调换;另外,因为在抑菌性抗菌药和某些杀菌药联合应用时,可能发生拮抗现象,故最好不要将两者联合应用。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