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儿科医学职称副高精选考试试题(O4),更多中医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多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论的养生方法包括( )
A. 恬恢虚无,精神内守
B.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C.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D. 不妄作劳
E.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2. [多选题]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
A. 吴又可
B. 叶天士
C. 陈平伯
D. 薛生白
E. 王孟英
3. [单选题]以下哪项是疳积的含义( )
A. 乳食不化,脾胃受伤
B. 脾胃不和,运化失健
C. 脾脏虚损,津液消亡
D. 疳之重候
E. 脾失健运,食滞内停
4. [单选题]《素问·六微旨大论》中的"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说明了气的运动具有
A. 代表性
B. 对立性
C. 普遍性
D. 特殊性
E. 相关性
5. [多选题]新生儿特有的反射有
A. 吸吮反射
B. 拥抱反射
C. 握持反射
D. 腹壁反射
E. 提睾反射
6. [单选题]隐球菌病晚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
A. 弥漫渗出性改变
B. 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C. 坏死灶
D. 小空洞形成
E. 肉芽肿形成
7. [单选题]夏季病毒性脑炎的常见病因是
A. 外感寒湿
B. 外感湿热
C. 感受温热毒邪
D. 饮食不洁
E. 感受暑湿
8. [多选题]痄腮临床特征是
A. 发热
B. 耳下腮部漫肿热痛
C. 项强、抽风
D. 咀嚼困难
E. 咽红疼痛
9.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本是指
A. 阴阳
B. 天地
C. 气血
D. 父母
E. 寒热
10. [单选题]出生后的主要造血器官为
A. 淋巴结造血
B. 脾脏造血
C. 肝脏造血
D. 骨髓造血
E. 胸腺造血
11. [单选题]《温病条辨》中提出,太阴温病发汗而汗不出者,如发疹者,治当用
A. 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
B. 银翘散
C. 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
D. 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
E. 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
12. [单选题]小儿前囟闭合时间大约为
A. 2~4个月
B. 4~6个月
C. 5~10个月
D. 12~18个月
E. 20~30个月
13. [单选题]幼儿期具有以下特点
A. 生长发育较前加快
B. 患病机会较前减少
C. 活动范围较前扩大
D. 进餐次数较前增加
E. 意外事故较前减少
14. [单选题]茵陈五苓散可用于治疗
A. 阳黄湿偏盛
B. 阳黄湿热偏盛
C. 阴黄热偏盛
D. 阴黄湿偏盛
E. 阴黄
15. [单选题]小儿感冒容易出现兼证,多见
A. 挟火、挟痰、挟湿
B. 挟火、挟痰、挟滞
C. 挟风、挟痰、挟滞
D. 挟惊、挟痰、挟滞
E. 挟湿、挟惊、挟滞
16. [多选题]伏暑可出现下列哪些证型( )
A. 表里同病
B. 湿热积滞阻于肠道
C. 暑湿郁蒸
D. 邪袭肺卫
E. 暑湿化燥
17. [多选题]按《素问·举痛论》所述,"喜"所致病证有( )
A. 营卫通利
B. 癫
C. 狂
D. 痴呆
E. 全身乏力
18. [多选题]痰湿咳嗽的临床表现有
A. 咳嗽不爽,咳声重浊
B. 咳痰黄稠
C. 痰多壅盛
D. 胸闷纳呆
E. 舌苔黄腻
19. [单选题]足月婴儿出生时全身皮肤青紫,Apgar评分为3分。查体:昏迷,反射消失,肌张力低下。心率慢,呼吸不规则,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为
A. 极轻度
B. 轻度
C. 中度
D. 重度
E. 极重度
20. [多选题]形成肺痿的原因有哪些( )
A. 发汗太过
B. 呕吐频繁
C. 消渴,小便利数
D. 便难,攻下太过
E. 便溏,温摄太过
头痛,咽红肿痛,舌质红,苔黄,肺失宣肃#
肺病及脾,肝肾心虚#
痰瘀阻肺,热邪犯肺#
痰、瘀、热既是病理产物,肝风内动
脾虚肝旺,普济消毒饮
热毒壅盛,清瘟败毒饮髓之府#
筋之府
肾之府
胸中之府
命门
儿科的治疗用药特点有婴儿腹泻的脱水性质不明时,前8小时静脉补液可选用女婴,5天,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生后2~3天出现轻度黄染,今日略加重,一般状况良好。此黄疸发生主要的原理为首次提出惊风后遗症的医家是强调治疗及
明代医家万全的儿科著作有葶苈大枣泻肺汤不可用于下面证候中的小儿水肿风水相搏型的首选方剂是以下哪项不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育婴家秘》#
《幼科发挥》#
《幼幼新书》
《片玉痘疹》#
《片玉心书》#肺痈初
中医认为脑瘫的病因有五脏关系中主要体现在气血方面的两脏是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可见下列哪项不属于经脉的生理机能适用于IgA肾病下焦湿热证的中成药是《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的是在下列正常小儿
中医学认为急性肾炎病外因主要为感受( )腹部疾病的诊断以超声检查作为首选的有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一位母亲带了一个1岁的正常男孩进行体格检查,测得的头围应该是下
伴嗜睡、呕吐入院,面色发灰,腹部软,肝肋下3cm,口渴不欲多饮,小便短赤,脉濡数,常吐出蛔虫
肢冷汗出
腹胀腹痛,推之移动#
疼痛过后如常咽喉肿痛糜烂
舌如杨梅
面部无疹
口周苍白
疹间皮肤正常#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
北宋钱乙被誉为"儿科之圣",恶心呕吐,嗜睡。查体:急性热病容,项部强直,苔薄白,脉浮数。本病例属于暑温的哪种证型患儿5岁,舌苔薄黄,又注意柔润清养,润燥止咳
疏风清热,辨证为卫气同病。
元代儿科医家曾世荣的著作有春温见身热、心烦不得卧、舌红苔黄脉细数。其治法是( )麻子仁丸证可以见到的临床表现是( )胎怯的病因是麻疹多流行于记载五迟、五软的书籍有急性肾炎患儿,心悸胸闷,口唇青紫,谵语,
下列哪些著作为明代名医万全所著的儿科专著《金匮要略》指出瘀血的症状表现有( )有关小儿动作发育的规律,身长58cm,后囟已闭,最可能的年龄是患儿,次日隐退。体温40.1℃,骨骼改变最常见的表现为下列病证,手的精细动
万全的儿科著作有硬肿症的发病因素有除下列哪项外均是霍乱弧菌的定植因子下列哪项不是性早熟的常用治法( )元代医家曾世荣提出的惊风治法有《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