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
B. 维生素是一类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C. 酶的辅酶或辅基都是维生素
D. 引起维生素缺乏的惟一原因是摄入量不足
E. 维生素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素,需要量大
2. [多选题]胎儿先天缺陷的母体血清筛查指标有 ( )
A. 甲胎蛋白
B. 胎盘碱性磷酸酶
C. hCG
D. 催乳素
E. 游离雌二醇E
3. [多选题]不是急性胰腺炎的病理机制的说法是 ( )
A. 胰蛋白酶本身可引起严重的组织破坏
B. 某些情况导致胰酶在进入十二指肠后被激活
C. 胰腺自我消化
D. 胰蛋白酶可引起组织的出血性坏死
E. 胰蛋白酶可激活血管舒缓素-激肽释放酶系统
4. [多选题]空腹血糖损害需要满足
A. FPG 6.1~7.0 mmol/L
B. FPG<7.0 mmol/L
C. FPG>7.0 mmol/L
D. OGTT-2hPG <7.8 mmol/L
E. OGTT-2hPG 7.8~11.1 mmol/L
5. [多选题]关于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叙述正确的是( )
A. 菌落细小、半透明、不溶血
B. 革兰阴性螺旋形
C. 兼性厌氧生长
D. 氧化酶阴性
E. 快速脲酶试验强阳性
6. [多选题]肠杆菌科的主要性状包括( )
A. 发酵葡萄糖
B. 还原硝酸盐
C. 需氧或兼性厌氧
D. 氧化酶阳性
E. 触酶阳性
7. [多选题]ELISA检测方法包括( )
A. 直接法
B. 双抗体夹心法
C. 免疫组织化学酶标法
D. 间接法
E. BAS-ELISA法
8. [多选题]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包括 ( )
A. ox-LDL
B. 小而密的LDL
C. 脂蛋白残粒
D. Lp(a)
E. HDL
9. [多选题]糖尿病性高渗性非酮症昏迷诊断的生化指标变化包括
A. 血糖常高达33.3 mmol/L以上
B. 血酮体常达4.8 mmol/L
C. 血钠升高可达150 mmol/L
D. 血pH<7.35
E. 血浆渗透压达330~460 mmol/L
10. [多选题]红细胞膜脂质具有特点是 ( )
A. 为液晶态
B. 能在膜平面上进行快速侧向运动
C. 不能作翻转运动
D. 内外二层的流动性和密度相同
E. 内外二层的脂质组成和分布不均一
11. [多选题]关于血清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可灵敏地反映肝脏的清除能力
B. 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和酒精性肝炎等时,血中胆汁酸浓度无区别地升高
C. 血清CA/CDCA比值可作为胆道阻塞性与肝实质细胞性病变的鉴别指标
D. 在回肠切除、炎症等小肠疾病时,血清胆汁酸水平可降低
E. 对确诊的肝病患者,胆汁酸检测与其他常规肝功能试验相比,并不显示优越性
12. [多选题]支持APL诊断的是( )
A. 白血病细胞中易见Auer小体
B. t(8;21)(q22;q22)
C. CD19(+)、HLA—DR(+)
D. CD13(+)、CD33(+)
E. t(15;17)形成的PML—RARA融合基因
13. [多选题]作为冠心病辅助诊断的常用指标是 ( )
A. AST
B. TC
C. HDL-C
D. TG
E. LD
14. [多选题]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变在对该药物耐受的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通过细菌染色体耐药基因的突变
B. 可通过耐药质粒的转移和转座子的插入
C. 可通过产生一些新的酶类或多肽物质
D. 可通过产生新的代谢途径
E. 此变异为S—R交异
15. [多选题]生物信息学的出现和发展依赖于
A. 物理学的发展
B. 计算机的出现
C. 大规模测序方法的完善
D. Internet的出现
E.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出现
16. [多选题]与碘缺乏有关的是 ( )
A. 食海产品过少
B. 地方性克汀病
C. 地方性甲状腺肿
D. 高碘性甲状腺肿
E. 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17. [多选题]脉冲电场凝胶电泳主要用于
A. 细菌基因分型
B. 测序前的产物纯化
C. 超螺旋大质粒的分离
D. SNP位点的检测
E. 小片段DNA的梯度分析
18. [多选题]会消耗标本中葡萄糖的是
A. 血液标本中的红细胞
B. 血液标本中白细胞增多时
C. 血液标本中的细菌污染
D. 尿液标本中的细菌污染
E. 胸、腹腔积液标本中的细菌污染
19. [多选题]做好室内质控工作应注意的事项是( )。
A. 要有良好的质控血清
B. 要熟知室内质控的知识
C. 质控血清要随标本一起检测
D. 质控血清定值方法要可靠,应有参考实验室作后盾
E. 每天应将测定结果反映在质控图上
20. [多选题]CK参与的免疫作用有( )
A. 直接造成肿瘤细胞凋亡
B. 具有抗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的作用
C. 与神经内分泌激素一样发挥作用
D. 参与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E. 具有抗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