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某地夏季突然出现腹泻病人群,发病人数在数日内迅速增加,但临床"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化学检验(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某地夏季突然出现腹泻病人群,发病人数在数日内迅速增加,但临床症状不典型。细菌学诊断中对病原菌的检验方法有( )
A. 分离培养
B. 直接涂片镜检
C. 血清学试验
D. 动物试验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最适宜用于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 过氧化物酶染色
B. 糖原染色
C. 酸性磷酸酶染色
D. 碱性磷酸酶染色
E. 铁染色
正确答案 :D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积分明显减低,常为0;缓解时,NAP积分值上升到正常。类白血病反应时NAP积分明显增高。
[单选题]关于等电聚集电泳,叙述正确的是
A. 因蛋白质分子具有两性解离及等电点的特征,这样在碱性区域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
B.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带正电荷
C. 在电泳中,具有pH梯度的介质其分布是从阳极到阴极,pH值逐渐增大
D.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带负电荷
E. 位于酸性区域的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向阳极移动,直到它们在等电点上聚焦为止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CM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包括
A. 根据CMV DNA定量结果诊断活动性CMV感染
B. CMV感染阶段的判断
C. 对于AIDS患者,CMV DNA定量可用来反映患者患CMV疾病的风险程度
D. 用于临床对CMV感染复发的估计
E. 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监测
正确答案 :ABCDE
[单选题]粪便标本采集后,其检查完毕的时间应控制在
A. 30min内
B. 1h内
C. 1.5h内
D. 2h内
E. 3h内
正确答案 :B
解析:标本采集后一般应于1h内检验完毕。
[单选题]关于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测定产物生成量
B. 可测定底物消耗量
C. 需最适pH
D. 需最适温度
E. 应尽量减少底物量
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考查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需在零级反应期,此时底物浓度过量。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不属于吸收光谱技术的是与抗胃壁细胞抗体有关的疾病是随机血糖≥11.1 mmol/L
空腹血糖≥7.0 mmol/L#
OGTT中2h血糖≥11.1 mmol/L#
空腹血糖≥7.8 mmol/L
OGTT中2h血糖≥18.0 mmol/LX射线吸收光谱法
原
临床上长期使用时需进行TDM的药物是心肌缺血后,血中出现高峰浓度最晚的是 ( )关于血脂检测正确的做法是 ( )下列哪些疾病状态下,患者的血清TSH浓度常升高( )地高辛#
苯妥英钠#
氨茶碱#
青霉素
环孢素A#CK
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主要应用于胰腺炎时胰腺分泌量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中,错误的是监测肿瘤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提示复发的可能性#
通过检测MRD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
通过检测MRD评价药物
结合胆红素在血中增加的原因可有 ( )关于羊水生化及免疫学检查的结果,下列哪项不正确( )锰是下列哪些酶的组成成分( )。移植抗原是指生物传感器的共同特点有在含6.5%氯化钠高盐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细菌是肝
心肌梗死发病4~6h后在血中可检测到的标志物有 ( )MCV 100fl,MCH 40pg,不在血中繁殖,其抗原性较强的是有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真核细胞降解外来蛋白质的场所是( )AST
CK-MB#
Mb#
cTn#
FABP
错误的解释是正态分布μ±2.85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患者,52岁,而HCT由计算间接得出。着色变浅不是恶性肿瘤细胞胞质的变化。AFP和CEA等属于胚胎抗原类,μ±2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5.5%,与年龄无关,也可出现在中青年;宫颈癌以鳞
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测定酶活性浓度推荐温度为 ( )关于HBsAg的存在形式,并进入细胞间和细胞内的可逆性转运过程#
受体液pH差异的影响#
受药物本身理化性质的影响#
受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大小的影响#
药物在体内的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血液黏度与下到哪项有关( )钩端螺旋体感染第1周应采集哪种标本观察螺旋体IgG分子所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有( )光源灯衰老#
试剂变质
冲洗管路不通畅
比色波长漂移
加样针堵塞血细胞比容
血
常出现于肽链转角结构中的氨基酸为( )关于分子诊断标本采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下列有关生长激素功能紊乱生化诊断能叙述中正确的是 ( )下列哪一项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可靠的指标 ( )制备单克隆抗体常选用
引起相对保留值增加的参数改变是尿蛋白定性经典且特异性较好的方法是( )关于尿液干化学法检查,错误的是( )柱长增加#
相比增加
降低柱温#
载气流速降低#
改变柱长3%磺柳酸法
10%磺柳酸法
加热醋酸法#
双缩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