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下述哪项不正确
A. 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
B. 新生儿耗氧量高,故以增加心搏次数补偿不足
C. 心率120~140次/分
D. 体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波动
E. 新生儿黄疸大多12~15天消退
2. [单选题]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
A. 无关节肿痛
B. 无关节畸形
C. 游走性大关节炎
D. 有关节畸形
E. 有乏力、发热、体重减轻
3. [单选题]休克病人出现DIC时应使用
A. 鱼精蛋白
B. 肝素
C. 维生素C
D. 6-氨基己酸
E. 氨甲苯酸
4. [单选题]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见于
A. 巨幼细胞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白血病
5. [单选题]肝门区肿瘤压迫
A.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阻塞部位在窦前
B.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阻塞部位在窦后
C.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阻塞部位在窦内
D.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阻塞部位在肝前
E.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阻塞部位在肝后
6. [单选题]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临床最常的是
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孢子
D. 刺激性气体
E. 奴卡菌
7. [单选题]对高渗性脱水的病人应首先输入
A. 平衡液
B. 5%葡萄糖液
C. 5%葡萄糖盐水
D. 右旋糖酐
E. 3%~5%氯化钠溶液
8. [单选题]1岁小儿诊断贫血的标准是血红蛋白低于
A. 120g/L
B. 110g/L
C. 100g/L
D. 90~60g/L
E. 60~30g/L
9. [单选题]蛔虫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贫血
B. 营养不良
C. 腹膜炎
D. 阑尾炎
E. 胆道蛔虫病
10. [单选题]1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
A. 胰岛素绝对不足
B. 胰岛素抵抗
C. 遗传因素
D. 皮质醇分泌增多
E. 胰岛素相对不足以及胰岛素抵抗
1.正确答案 :E
解析: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表现的特点是,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时最严重,足月儿一般在7~10天消退,早产儿一般在2~4周消退。此外,黄疸一般都是轻度的,孩子也没有其他不适症状。病理性黄疸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症状发展快,程度重且长,足月儿2周不消退,早产儿3周不消退。长时间黄疸后消退,之后又重新出现。婴儿除黄疸外,可有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恐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检查,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达205μmol/L(12mg/dl)早产儿256μmol/L(15mg/dl)应警惕发生小儿胆红素脑病。
2.正确答案 :D
解析:本组题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受累特点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节表现特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累及双侧、对称性的多个小关节,常见的受累关节有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晚期因骨质破坏以及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受损使手指关节半脱位,如尺侧偏屈、屈曲畸形、天鹅颈样畸形等。第2小题选D。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有骨骼和肌肉的表现,关节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出现在指、腕、膝关节,伴有红肿的很少见,几乎没有关节畸形,关节X线检查多无关节骨质的破坏。第2小题选B。
3.正确答案 :B
解析:DIC早期应用肝素。
4.正确答案 :B
解析:按照红细胞的不同形态特点,可将贫血分成三类:①大细胞性贫血:常见巨幼细胞贫血;②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等;③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5.正确答案 :D
解析:门静脉高压症根据阻力增加的部位分为肝前、肝内和肝后三型。肝门区肿瘤压迫属于肝前型,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属于肝后型。
6.正确答案 :A
解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80%是由病毒引起的。而致敏原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的吸入可以引起气管-支气管过敏反应,从而导致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发生。
7.正确答案 :B
解析:高渗性脱水病人因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水平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故应先输入水分降低渗透压。
8.正确答案 :B
解析:贫血的标准是血红蛋白:新生儿<145g/L,6个月~6岁<110g/L,6~14岁<120g/L。
9.正确答案 :E
解析:蛔虫病常见并发症有: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阑尾炎、腹膜炎。其中以胆道蛔虫病最常见。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蛔虫病病因及流行病学、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 :A
解析: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是某些外界因素作用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激活一系列自身免疫,引起胰岛p细胞破坏和衰竭,造成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导致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重要因素。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