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药典》规定颗粒剂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
A. 3.0%
B. 5.0%
C. 9.0%
D. 12.0%
E. 6%
2. [单选题]为了保证注射液配伍组合后输注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注射液配伍组合后应进行灯检
B. 在滴注过程中要巡回观察配伍组合瓶内是否产生迟发型可见配伍反应
C. 注射液配伍后应尽快应用
D. 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试验必须按照临床组合浓度进行
E. 注射液配伍操作应在洁净空气1万级环境条件下进行
3. [单选题]以下抗类风湿药物中,属于“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的是
A. 布洛芬
B. 萘丁美酮
C. 塞来昔布
D. 美洛昔康
E. 甲氨蝶呤
4.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降糖作用最强者为
A. 甲苯磺丁脲
B. 氯磺丙脲
C. 格列本脲
D. 氢化可的松
E. 氢氯噻嗪
5. [单选题]下述提法不正确的是
A. 药物消除是指生物转化和排泄
B. 生物转化是指药物被氧化
C. 肝药酶是指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D. 苯巴比妥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
E. 西咪替丁具有肝药酶抑制作用
6. [单选题]常作肠溶衣的材料的高分子类物质为
A. PEG-4000
B. 羟丙基纤维素
C. 聚乙烯醇
D. 淀粉
E. 丙烯酸树脂EuS100
7. [单选题]城乡集贸市场出售中药材以外的药品,错误的是
A. 必须由当地药品零售企业出售
B. 由县(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C. 必须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D. 只能出售经过批准的非处方药
E. 可以流动出售,最大限度地满足用药需求
8. [单选题]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基于
A. 治疗学的原理和方法
B. 药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C. 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
D. 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
E. 政治学的原理和方法
9. [单选题]下面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膜的基架为脂质双层,其间镶嵌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B. 其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
C. 水溶性高的物质可自由通过
D. 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
E. 膜上脂质分子的亲水端朝向膜的内、外表面
10. [单选题]与耐药性转移有关的结构是
A. 性菌毛
B. 普通菌毛
C. 鞭毛
D. 芽孢
E. 荚膜
1.正确答案 :E
解析: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除主药含量与外观外,还包括粒度、干燥失重、水分、融化性以及装量差异等,水分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6%。
2.正确答案 :E
3.正确答案 :E
解析:答案:E。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重点不应仅限于镇痛抗炎,更应积极阻止病情的发展。不能单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止痛,联合用药是上策。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有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和柳氮磺胺吡啶。
4.正确答案 :C
5.正确答案 :B
解析:生物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生物转化的实验研究过去主要以动物为对象,采用活体或离体实验方法。生物转化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这就是生物转化。不是指药物被氧化。
6.正确答案 :E
解析:肠溶型薄膜衣是丙烯酸树脂EuS100。故E说法正确。
7.正确答案 :E
解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我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市场检查中发现城乡集贸市场存在销售人参、西洋参、川贝母等非地产中药材的现象。根据《药品管理法》的第十五条规定:“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可以出售中药材,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城乡集市贸易市场不得出售中药材以外的药品,持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的除外,不可流动出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7号)第二十条规定:“城乡集贸市场禁止销售中药材,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城乡集贸市场可以销售地产中药材,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但对城乡集贸市场销售非地产中药材,没有禁止性条款。因此对城乡集贸市场是否可以销售非地产中药材的问题。
8.正确答案 :D
解析: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广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euticaleconomics)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狭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9.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要点是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膜结构的液态镶嵌模型认为,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间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大部分物质的跨膜转运都与镶嵌在膜上的这些特殊蛋白质有关。膜的两侧均为水环境,膜上脂质分子的亲水端朝向膜的内、外表面。一般来讲,由于膜的基架为脂质双层,所以水溶性物质不能自由通过,而脂溶性物质则可自由通过。
10.正确答案 :A
解析:耐药质粒传递方式 接合(Coniugaion)也称感染性耐药性( Infectious Resistance)。携带耐药因子的供体细菌(也称R+细菌或雄性菌)表面具有性菌毛,在适当的条件下,供体细菌与受体细菌(也称R细菌或雌性菌)接触后,性菌毛形成细菌间的通道。在接合过程中,首先是供体细菌内的R一因子环形DNA分子打开成为线性双股DNA,其中的一股DNA通过性菌毛从供体细菌进入受体细菌,单服DNA以卷筒方式复制质粒的另一条线性DNA,勇将其两端锁合,即形成与受体细菌耐药质粒一样的双环DNA质粒,接合方式仅存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特别是肠道细菌之间较为普遍方式不仅在同种细菌间转移耐药性,也能在属间,种间进行耐药性转移,其转移的频率介于10-8~10-8之间,非常有效,这样细菌耐药性就有可能传递给人类细菌。答案选A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