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属于低度危险物品的是
A. 胃镜
B. 听诊器
C. 穿刺针
D. 导尿管
E. 腹腔镜
2. [单选题]时间因素
A. 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对目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
B. 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
C. 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
D. 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
E. 健康教育项目使用问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 [单选题]护理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是
A. 先进化
B. 现实化
C. 现代化
D. 合理化
E. 科学化
4. [单选题]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通常为住院病人)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的是
A. 医院感染患病率
B. 医院感染发生率
C. 罹患率
D. 实查率
E. 感染率
5. [单选题]月经周期
A. 月经的第1~4天
B. 月经的第5~14天
C. 月经的第15~24天
D. 月经的第25~28天
E. 两次月经第一天间隔的时间
6. [单选题]关于阴道的描述,正确的为
A. 阴道腔呈上窄下宽
B. 阴道粘膜无周期性变化
C. 阴道壁伸展性不大
D. 阴道后穹隆顶端为子宫直肠陷凹
E. 阴道无静脉丛,损伤后不易出血
7. [单选题]人体最主要的供能营养素是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碳水化合物
D. 水
E. 维生素
8. [单选题]目标人群某一疾病对自身易感性的认识属于
A. 倾向因素
B. 促成因素
C. 强化因素
D. 激励因素
E. 健康相关行为
9. [单选题]将健康问题提到各级各部门的议事日程上,促进健康公共政策的多样互补,使之了解其决策对健康的影响并承担健康责任,属于健康促进领域中的
A. 创造支持环境
B. 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C.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D. 加强社区行动
E. 发展个人技能
10. [单选题]患者女性,50岁。因高血压3年,反复来医院就诊,始终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得上高血压,护士给其进行健康教育时,讲解高血压疾病发病因素,不包括的因素是
A. 遗传因素
B. 年龄增大
C. 体重超重
D. 自身免疫缺陷
E. 脑力活动过于紧张
11. [单选题]小儿腹泻的发病年龄多见于
A. 7岁以下
B. 6岁~7岁
C. 4岁~5岁
D. 2岁以下
E. 6月以内
12. [单选题]属于减毒活疫苗的是
A. 卡介苗、百日咳
B. 卡介苗、麻疹疫苗
C. 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D. 脊髓灰质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
E. 乙型脑炎疫苗、狂犬病疫苗
13. [单选题]引起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最主要的致病菌为
A. 葡萄球菌
B. 溶血性链球菌
C. 肺炎球菌
D. 肺炎杆菌
E. 大肠埃希菌
14. [单选题]某哮喘病人,呼吸极度困难,一口气不能说完一句话,伴发绀、大汗淋漓。对该病人首先必须
A. 专人护理,准备抢救用品
B. 加强巡视,防止情绪激动
C. 帮助口服平喘药物
D. 避免进食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
E. 采血做血气分析
15. [单选题]妊娠合并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病人有诊断意义的是
A. 血清中抗HAV-IgM阳性
B. 血清中抗HAV-IgG阳性
C. 血清中抗HBV-IgM阳性
D. 血清中抗HCV-IgG阳性
E. 血清中抗HACV-IgG阳性
16. [单选题]行政管理方法的优点是
A.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B. 减少主管人员的主观主义
C. 信息传递快
D. 有利于常规问题的处理
E. 有利于发挥基层单位能动性
17. [单选题]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描述不妥
A. 急性型多见于青年女性,慢性型多见于儿童
B. 急性型起病前多有感染病史,慢性型起病隐匿,不易觉察
C. 急性型出血较为严重,慢性型出血较轻,贫血多为首发表现
D. 慢性型多数反复发作
E. 急性型多数呈自限性
18.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首先升高的是
A. 血淀粉酶
B. 尿淀粉酶
C. 血脂肪酶
D. 血糖
E. 血钙
19. [单选题]换药室地面上溅有病人血液,应
A. 用干拖把拖净
B. 用湿拖把拖净
C. 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洗净
D. 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先消毒、再洗净
E. 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丢弃
20. [单选题]大量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
A. 1.5g
B. 2.5g
C. 3.5g
D. 4.5g
E. 5.5g
1.正确答案 :B
解析:直接或间接与健康皮肤接触的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及各种环境用物等(如毛巾、便器)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与皮肤黏膜接触的物品,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压舌板、体温计等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
2.正确答案 :A
解析:1.时间因素又称历史因素。是指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的、可能对目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如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的颁布、重大生活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等。
2.测量者因素:在评价过程中,测试这本身的态度、工作人员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及目标人群的成熟型对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均有影响。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并按照测量者的希望进行表现。
3.回归因素是指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但在以后的测试中可能会恢复到原有的实际水平的现象。
4.选择因素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从而影响观察结果的正确性。但在评价中,可以通过随机化或配对选择的方法防止或减少选择偏倚对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影响。
3.正确答案 :C
解析:从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上看,管理思想正朝着多元化、系统管理;定性与定量结合;重视激励因素;重视软件、信息管理等八个方面的现代化管理转变。
4.正确答案 :B
解析:1.医院感染发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通常为住院病人)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
2.医院感染患病率又称医院感染现患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或时期内,在一定的危险人群(住院病例)中实际感染(新、老医院感染)例数所占的百分比。观察的时间可以是一天或一个时间点,称为时点患病率
3.罹患率用来统计处于危险人群中新发生医院感染的频率,其分母必须是易感人群数,分子必须是该人群的一部分,常用于表示较短时间和小范围内感染的暴发或流行情况。观察时间的单位可以是日、周或月。
5.正确答案 :E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月经周期的划分。
6.正确答案 :D
解析:阴道腔呈下窄上宽,阴道粘膜有周期性变化,阴道壁伸展性大,阴道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出血。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 :C
解析:碳水化合物是最重要的供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产生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
8.正确答案 :A
解析:1.倾向因素指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种行为的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
2.健康相关行为因素指干预前后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程度及各种变化在人群中的分布。
3.促成因素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资源和社会条件,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医疗费用、个人保健技术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4.强化因素指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等。
9.正确答案 :B
解析:健康促进领域包括: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而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是将健康问题提到各级各部门的议事日程上,促进健康公共政策的多样互补,如政策、法规、财政、税收等,使之了解其决策对健康的影响并承担健康责任。
10.正确答案 :D
解析:A、B、C、E都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只有D不是,所以选择D。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正确答案 :D
解析:现今我国小儿腹泻病的病死率已降至1%以下(0.57‰)。但发病率仍然较高,腹泻病多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小儿约占75%。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腹泻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2.正确答案 :C
解析: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卡介苗属于活菌苗;百日咳属于死菌苗;乙型脑炎疫苗、狂犬病疫苗属于灭活疫苗。
13.正确答案 :B
解析: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
14.正确答案 :A
解析:题中选项均为对哮喘病人的护理措施,但从题干可知该患者为严重的哮喘发作,临床护士应预见到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及自发性气胸等并发症的可能性,因此,必须严密观察并准备好抢救物品。故A选项正确。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支气管哮喘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15.正确答案 :A
解析: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病人血清中抗HAV-IgM阳性有诊断意义。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八章妊娠期合并症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6.正确答案 :D
解析: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减少主观主义是经济方法的优点,而行政管理不利于发挥基层的能动性和信息的传递,但行政管理有利于常规问题的处理。
17.正确答案 :A
解析:急性型临床较少见,多见于儿童(2~6岁),起病前常有感染病史,起病急,可发热,出血症状重,可有内脏出血,病程短,多数呈自限性。慢性型临床多见,多见于女青年,起病缓且不易觉察,女性患者常以月经过多为主要表现,一般出血症状较轻,贫血多为首发表现,病程长,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18.正确答案 :A
解析: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检查:(1)血清淀粉酶测定: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即可确诊。淀粉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并不一致,有时胰腺细胞广泛破坏,血清淀粉酶值正常或低于正常。(2)尿液淀粉酶测定: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持续1~2周。(3)血清脂肪酶测定: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病人有诊断价值。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9.正确答案 :D
解析:当地面被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以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洗工具先消毒、再洗净。
20.正确答案 :C
解析:临床上所指的大量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超过3.5g,即可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