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以下哪些器官组织对诊断用超声的生物学作用较不敏感
A. 心脏
B. 胎儿
C. 血管
D. 眼部
E. 肌肉
2. [多选题]内脏声像图描述的内容包括 ( )
A. 外观表述
B. 外形和大小
C. 内部回声和肿物性质
D. 脏器位置和毗邻关系
E. 血供情况
3. [多选题]经食管超声在房间隔缺损诊断中主要应用于
A. 经胸超声检查图像不清晰者
B. 可以清晰显示房间隔缺损断端与上、下腔静脉、冠状静脉窦的关系,有助于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式的选择
C. 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较经胸检查敏感
D. 可以提高小房间隔缺损的诊断准确率
E. 用于合并肺动脉狭窄的诊断
4. [多选题]介入性超声的禁忌证有
A. 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B. 严重出血倾向者
C. 伴少量腹腔积液者
D. 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
E. 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腔或腹腔者
5. [多选题]速度模式组织多普勒的成像模式种类有
A. M型
B. 二维成像
C. 高脉冲重复频率多普勒
D. 脉冲多普勒
E. 连续波多普勒
6. [多选题]组织多普勒成像的脉冲多普勒技术常用于检测
A. 腔静脉
B. 左房室瓣
C. 肺动脉瓣
D. 瓣环运动
E. 室壁运动
7. [多选题]脾病变中,属于良性的有
A. 脾血管内皮肉瘤
B. 脾淋巴瘤
C. 脾淋巴管瘤
D. 脾血管瘤
E. 脾错构瘤
8. [多选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超声鉴别点是
A. 边界是否光滑、完整
B. 病变大小
C. 后方回声是否衰减
D. 纵径/横径是否>1
E. 腋窝淋巴结是否肿大
9. [多选题]三维超声比二维超声有哪些优势
A. 可观察病变的三维形状
B. 可从多角度观察被检测部位
C. 图像清晰度更高
D. 结构的邻接关系更清楚
E. 检查时间更短
10. [多选题]下列属于漏斗部室间隔缺损的有
A. 缺损位于室上嵴后下方
B. 缺损位于肺动脉瓣下
C. 缺损位于室上嵴上方和肺动脉瓣下
D. 缺损位于右房室瓣隔叶的后下
E. 缺损位于室间隔的肌小梁部
11. [多选题]引起血精的常见病因有
A. 精囊炎
B. 精囊结石
C. 精囊肿瘤
D. 射精管结石
E. 睾丸肿瘤
12. [多选题]胎儿颈项透明层(NT)测量时须注意
A. 胎儿头臀长45 mm~84 mm
B. 获得胎儿正中矢状切面或小脑水平横切面
C. 胎儿自然伸展姿势时测量,不能过伸和过屈
D. 应测量多次,并记录测量所得的最大数值
E. 应将图像尽量放大,使影像只显示胎儿头部及上胸,令测量游标的轻微移动只会改变测量结果0.1 mm
13. [多选题]超声造影剂的相关应用有
A. 经外周静脉注入造影剂到达心脏、腹部、盆腔脏器、小器官、外周血管
B. 经外周静脉进入冠状动脉行心肌造影
C. 心脏超声造影分为右心造影(微气泡直径大于10 μm)和左心造影(微气泡直径大于8 μm)
D. 右心造影从外周静脉注入后,经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静脉→肺
E. 左心造影的重点是左心腔及心肌造影,其临床意义大于右心造影
14. [多选题]脉冲重复频率(PRF)与临床检查效果的关系有
A. PRF愈高,则取样深度愈浅
B. 探测深度愈深,则可测血流速度愈低
C. 距离分辨力及速度分辨力均高
D. 取样门固定,则心脏血流参数测量不准确
E. 临床检查时,针对心脏、肢体及腹部器官血流进行权衡选择
15. [多选题]关于韧带,叙述正确的有
A. 韧带结构都和肌腱结构类似
B. 韧带内可有籽骨
C. 韧带连结骨与骨之间
D. 韧带位于关节囊内
E. 韧带撕裂的超声诊断应结合病史
16. [多选题]肝转移瘤的诊断依据主要有
A. 有原发肿瘤病史
B. 肝内有单发或多发病灶
C. 病灶呈“牛眼”征
D. 肝回声均匀
E. 病灶有宽的晕环
17. [多选题]关于肺脓肿,叙述正确的有
A. 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为吸入式感染
B. 临床发病急骤,病情重,变化快
C. 早期肺脓肿呈类圆形低回声
D. 脓肿出现液化坏死后,超声表现为厚壁脓腔,但不会出现气-液分层
E. 可伴有胸膜粘连、增厚或胸腔积液
18. [多选题]临床超声诊断产生误诊的部分声学原因有
A. 人体组织脏器结构较复杂,超声并非在理想介质中传播
B. 超声波固有的物理特性引起图像纵向、侧向变形
C. 超声衰减及仪器调节不妥产生失真
D. 二维彩色血流成像及多普勒流速曲线均会产生一定的伪像
19. [多选题]超声评价存活心肌的方法包括
A. 心肌声学造影
B.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C. 三维超声成像
D. 能量多普勒成像
E. 超声斑点跟踪成像
20. [多选题]关于四肢动静脉瘘与动脉瘤,叙述错误的有
A. 动静脉瘘在动静脉之间有异常通道,瘘口近心端动脉血流速度增快
B. 动静脉瘘瘘口近心端动脉呈高速高阻血流频谱
C. 动脉瘤表现为局限性明显扩张
D. 动脉瘤处局部浅静脉明显曲张
E. 动脉瘤远侧动脉压明显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