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关于牙髓神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牙髓内的神经很丰富
B. 多数是有髓神经
C. 伴同血管自根尖孔进入牙髓
D. 其反应为痛觉和区分冷、热感受
E. 神经末梢可进入牙本质小管
2. [单选题]单侧髁突颈部骨折,伤侧髁突的移位方向为
A. 向前上
B. 向前外
C. 向前内
D. 向前下
E. 向后下
3. [单选题]由于对旧义齿不适造成的黏膜增生,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 手术切除增生黏膜
B. 含漱口水
C. 停戴旧义齿
D. 缓冲义齿边缘
E. 吃消炎药
4. [单选题]进行口底、颌下区检查时常采用的触诊方式为
A. 在可能张口时触诊
B. 双手口内外合诊
C. 由口外触诊
D. 用一手的拇指、示指分别置于病变两侧触诊
E. 由口内触诊
5. [单选题]患者左下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破坏严重,需要做截根术,其切口选择是
A. 左下6颊侧根方
B. 左下6舌侧根方
C. 左下56牙间隙处
D. 左下5远中区
E. 左下6远中区
6. [单选题]下列何种疾病患者不易罹患牙周病
A. 白血病
B. 糖尿病
C. Down综合征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大叶性肺炎
7. [单选题]磺胺嘧啶的抗菌机制是
A. 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B. 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C.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E. 抑制细菌DNA螺旋酶
8. [单选题]Bass刷牙法和Roll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A. 短距离水平运动
B. 由牙颈部向牙冠部运动
C. 咬合面前后运动
D. 沿牙长轴上下运动
E. 刷毛与牙成45°角
9. [单选题]目前口腔临床上常用的种植体材料是
A. 羟基磷灰石
B. 镍铬合金
C. 钛
D. 钴铬合金
E. 二氧化锆
10. [单选题]患者男,28岁。左下第一磨牙咬合面深龋伴可复性牙髓炎。治疗用的材料是
A. 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
B. 羧酸锌粘固粉
C. 玻璃离子粘固粉
D. 银汞合金
E. 复合树脂
1.正确答案 :D
解析:此题为牙髓神经分布特点和功能的基本知识题。牙髓内的神经很丰富,伴同血管自根尖孔进入牙髓,并逐渐分成很多更细的分支。最后的神经末梢进入成牙本质细胞层,止于牙髓牙本质交界处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之间或牙本质小管内。牙髓内的神经大多数是有髓神经,传导痛觉,而不能区分冷、热、压力及化学变化等不同感受。
2.正确答案 :C
解析:若髁突骨折发生在关节囊以内或翼外肌附着的上方,则伤侧骨折不发生移位。髁突颈部骨折发生于关节囊以外、翼外肌附着的下方,因此伤侧的髁突在翼外肌向上向内的牵引作用下向前向内移动。故选A。
3.正确答案 :C
4.正确答案 :B
解析:对唇、颊、舌、口底、下颌下区的病变,可行双手口内外合诊进行检查,以便准确地了解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双合诊可用一手的拇、示指,或双手置于病变部位的上下或两侧进行。前者适用于唇、舌部的检查,后者则在口底、下颌下检查时常用。双合诊应按"由后往前走"的顺序进行。
5.正确答案 :D
解析:翻瓣应充分暴露术区,但需避开龈乳头及龈缘弧形正中低,切口位置应该为左下5的远中区。
【该题针对“牙周病学”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 :E
解析:遗传因素(Down综合征,掌托角化综合征,LAD),糖尿病,艾滋病,骨质疏松症,白细胞功能的异常,粒细胞缺乏症(白血病,再生障碍等引起的)均易罹患牙周疾病,本题排除法选D。
7.正确答案 :A
解析:属于基本知识类型考试题,考核内容为"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正确答案为B。抗菌药物主要干扰病原微生物生化代谢过程,从而影响其结构和功能,有如下几种方式:①抑制细胞壁合成:细菌细胞膜外有一层坚韧的细胞壁,能抗御菌体内外强大渗透压差,具有保护和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的作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分别抑制细胞壁成分黏肽的合成;②影响胞浆膜通透性:胞浆膜具有物质交换、渗透屏障等功能,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等均能使胞浆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菌体内营养物外逸而致杀菌;③抑制蛋白质合成: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及氨基糖苷等抗生素抑制蛋白质合成的作用点各不相同;④抑制叶酸代谢:磺胺类和甲氧苄啶分别抑制叶酸代谢过程中二氢叶酸合成酶与二氢叶酸还原酶,最终影响核酸合成;⑤抑制核酸代谢:喹诺酮类和利福平均有抑制核酸代谢的作用。该考试题只有29.5%的考生选择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正确答案。选择最多的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C),其次是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A),这是考生没有掌握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而随意选择答案的表现。
8.正确答案 :B
9.正确答案 :C
解析:目前口腔临床上常用的种植体材料是钛及其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10.正确答案 :A
解析:题中左下第一磨牙咬合面深龋伴可复性牙髓炎,治疗的方法是安抚治疗,减轻牙髓充血,安抚治疗的药物一般选择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故该题选E。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