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药物的基本作用是使机体组织器官
A. 功能兴奋或抑制
B. 功能降低或抑制
C. 功能兴奋或提高
D. 产生新的功能
E. 对功能无影响
2. [单选题]下列药剂属于均相液体药剂的是
A. 普通乳剂
B. 纳米乳剂
C. 溶胶剂
D. 混悬剂
E. 低分子溶液剂
3. [单选题]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通常采用细菌生长曲线中的
A. 迟缓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E. 隐蔽期
4. [单选题]亚硝酸钠滴定法控制酸性一般用
A. 醋酸
B. 硝酸
C. 硫酸
D. 盐酸
E. 氢溴酸
5. [单选题]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 水蒸气蒸馏法
B. 升华法
C.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D. 溶剂法
E. 吸附法
6. [单选题]巴比妥类药物随剂量由小到大依次表现为
A. 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
B. 催眠、镇静、麻醉、抗惊厥
C. 镇静、催眠、麻醉、抗惊厥
D. 镇静、抗惊厥、麻醉、催眠
E. 镇静、麻醉、抗惊厥、催眠
7. [单选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伴心功能不全用
A. 倍氯米松
B. 口服氨茶碱
C. 吸入色甘酸钠
D. 静注氨茶碱
E. 酮替芬
8. [单选题]丁卡因由于其毒性大而不单独用于
A. 表面麻醉
B. 腰麻
C. 硬脊膜外麻醉
D. 传导麻醉
E. 浸润麻醉
9. [单选题]下列哪项与萘普生的描述不相符
A. 临床用S(+)异构体
B. 芳基烷酸类非甾体抗炎药
C. 含有萘乙酸结构
D. 易溶于水
E. 临床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10. [单选题]传出神经按递质分为
A. 运动神经与交感神经
B. 自主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C. 胆碱能神经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D. 中枢神经与外周神经
E. 副交感神经与运动神经
1.正确答案 :A
解析:药物的基本作用是使机体原有功能增强或减弱,功能增强称兴奋,反之称抑制。故选A。
2.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考查液体药剂的分类。液体制剂分为均相液体药剂和非均相液体药剂。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介质中,形成稳定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如低分子溶液剂和高分子溶液剂;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则形成物理不稳定状态的非均相液体制剂,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E。
3.正确答案 :B
4.正确答案 :D
解析:酸的种类及浓度重氮化反应的速度与酸的种类有关,在HBr中比在HCl中为快,在HNO3或H2SO4中则较慢,但因HBr的价格较昂,故仍以HCl最为常用。此外,芳香伯胺类盐酸盐的溶解度也较大。重氮化反应的速度与酸的浓度有关,一般常在1~2mol/L酸度下滴定,这是因为酸度高时反应速度快,容易进行完全,且可增加重氮盐的稳定性。如果酸度不足,则已生成的重氮盐能与尚未反应的芳伯胺偶合,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使测定结果偏低。 [Ar-N+≡N]Cl-+ArNH2→Ar-N=N-NH-Ar+HCl当然,酸的浓度也不可过高,否则将阻碍芳伯胺的游离,反而影响重氮化反应的速度。
5.正确答案 :D
解析:答案:D。天然药物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溶剂法。
6.正确答案 :A
解析:巴比妥类随剂量由小到大,中枢抑制作用相继表现为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麻醉作用。
7.正确答案 :D
解析:氨茶碱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伴心功能不全、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力衰竭的哮喘(心源性哮喘)。
8.正确答案 :E
解析:药理及应用局麻作用比普鲁卡因强,比普鲁卡因大10 倍。毒性亦较大,比普鲁卡因大10-12 倍。能透过粘膜,主要用于粘膜麻醉。作用迅速,1~3分钟即生效。维持2-3 小时。眼科用0.5%~1%溶液,无角膜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鼻喉科用1%~2%溶液,总量不得超过20ml。应用时应于每3ml中加入0.1%盐酸肾上腺素溶液1滴。浸润麻醉用0.025%~0.03%溶液,神经传导阻滞用0.1%~0.3%溶液。腰麻时用10~15mg与脑脊液混合后注入。硬膜外麻醉用0.15%~0.3%溶液,与利多卡因合用时最高浓度为0.3%。因毒性较大,一般不做浸润麻醉。极量:浸润麻醉、神经传导阻滞,1次0.1g。
9.正确答案 :D
解析:答案:D。萘普生为芳基烷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含有萘乙酸结构,在水中几乎不溶。临床使用S(+)异构体,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10.正确答案 :C
解析:答案:C。传出神经按递质分为胆碱能神经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