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口腔(副高)2023历年真题解析(S1),更多口腔医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和内容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
B. 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和诊疗计划
C. 不需提出诊断依据
D. 不需记录阴性症状和体征
E. 由实习医生书写并签名即可
2. [单选题]牙周病基础治疗的重点是 ( )
A. 药物治疗
B. 咬合调整
C. 菌斑控制
D. 松牙固定
E. 治疗食物嵌塞
3. [单选题]黄苔主热证,若里热盛极,耗伤津液,则见( )
A. 舌苔淡黄
B. 舌苔黄腻
C. 舌苔焦黄干裂
D. 舌苔灰黄
E. 舌苔深黄
4. [单选题]男,15岁,右上颈部肿物半年,有时大时小现象,感冒时增大,肿物位于右下颌角下后方,触质软,囊性感明显,穿刺液为透明、深黄色清亮液。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 甲状舌管囊肿
B. 舌下腺囊肿口外型
C. 第二鳃裂囊肿
D. 右颈部淋巴管瘤
E. 下颌下腺囊肿
5. [单选题]牙周病的药物治疗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尽量使用局部给药途径
B. 牙龈炎应常规使用甲硝唑
C. 轻度慢性牙周炎应常规使用替硝唑
D. 用药前不要破坏菌斑生物膜结构
E. 全身药物治疗都应在洁治前进行
6. [单选题]直肠指诊触及柔软,光滑而有弹性的包块,应考虑为
A. 直肠癌
B. 肛裂
C. 直肠周围脓肿
D. 直肠息肉
E. 外痔
7. [单选题]上颌尖牙的外形描述正确的是
A. 唇面似圆四边形
B. 未磨耗的尖牙两条尖牙嵴的交角为60°
C. 唇面外形高点在颈1/3
D. 舌轴嵴明显,将舌窝分成近中和远中两个舌窝
E. 根尖略向近中弯曲
8. [单选题]青春期龈炎的临床特点是
A. 好发于前牙唇侧的牙间乳头和龈缘
B. 乳头呈球状突起
C. 龈色暗红或鲜红,质软
D. 龈沟加深呈龈袋
E. 包括以上各项
9. [单选题]牙拔除术时,当患者患有下列哪类疾病时,局麻药中应慎用肾上腺素
A. 肿瘤
B. 血友病
C. 精神病
D. 甲状腺功能亢进
E. 肺结核
10. [多选题]修复体黏固后出现龈缘炎的原因有
A. 冠边缘过长
B. 有咬合创伤
C. 修复体外形不良
D. 嵌塞食物压迫
E. 黏固前用乙醇消毒
患者,30岁,指缝、乳晕等处也有色素沉着,病因最可能是下颌后部牙槽嵴骨吸收的方向为 ( )影响TDM的用药因素是青少年牙周炎的临床特点是患者,诊断最可能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口腔颌面部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可为检查扁桃体发现已超过咽腭弓,未接近中线,应判断为DMF指数统计应包括 ( )心室律绝对不规则的心电图是氟化物防龋作用机制是龋病的治疗目的是呕吐伴眩晕、眼球震颤最可能是阵发性房
我国最好发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是 ( )下述上颌第一双尖牙的双根率哪个正确正常成人潮气容积中无效腔气为唇癌
上颌窦癌
腭癌
舌癌#
颊癌80%#
60%
50%
95%
87%100ml
150ml#
200ml
250ml
300ml
口腔颌面部因炎症而引起的囊肿主要是 ( )恢复适当的垂直距离的作用不包括 ( )彻底清除局部刺激因素后,对仍较大的妊娠期龈瘤可选择手术切除,手术时机最好在妊娠期的头痛伴癫痫见于舍格伦综合征伴发结缔组织病中最
则最佳治疗方案为 ( )乳牙经常在出生后多长时间萌出 ( )甲硝唑棒局部应用与口服同剂量的甲硝唑相比,在龈沟液中的药物浓度较后者高全口义齿人工牙折断的修理方法是 ( )口咽部的检查不包括男性,巩膜皮肤进
45岁,畏寒、发热,体查见肛门旁1cm处有红色肉状突起,上有脓痂,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颌下区舌骨舌肌浅面,自上而下依次排列是全口义齿可致恶心,化学结合约占结合力的静止龋是哪种龋坏的特殊情况下列有关暂时冠桥要求的说
下列哪种口腔黏膜溃疡,不属于创伤性溃疡范畴对烤瓷合金的要求哪些是正确的下列囊肿中不含上皮衬里的是男性,40岁,近日外出旅游后咳嗽加剧。最可能的疾病是游走性舌炎病损区典型的临床体征是 ( )异物阻塞咽喉部导
应具备以下哪些条件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的是下述牙冠轴面突度生理意义中哪一项不正确活动矫治器的主要固位装置是对于工作模型要求正确的是恶性肿瘤进行化疗常可引起骨髓抑制,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治法中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途径有可导致戴上颌义齿后恶心、唾液增多的是龋齿的治疗方法 ( )一小儿玩耍时,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唇发绀,呈吸气性呼吸困难,并有"三凹征",考虑可能的原因是属于和解剂的是( )牙源性#
腺源性#
口腔扁平苔藓最常出现在哪个部位40岁女性,增长不明显。近3天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肿物突然增大,伴疼痛。检查见肿物位于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质软,有波动感,由细到粗,一般旋转不要超过半圈
A+C+D唾液腺炎症最常见于腮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