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作尿培养和菌落计数时,正确的护理应是
A. 收集标本前用消毒剂充分清洗外阴部
B. 留取在膀胱内停留有6~8小时的尿液
C. 留取初始尿液置于清洁容器内
D. 应取患者停用抗菌药物后第3天尿液
E. 若尿标本不能立即检查应加适量防腐剂
2. [单选题]做药物过敏试验的部位是
A. 三角肌
B. 三角肌下缘
C. 前臂屈侧下段
D. 腹部
E. 大腿外侧
3. [单选题]以下移植方法哪一类存活率最高
A. 自体移植
B. 同质移植
C. 充分配血及组织配型后移植
D. 同种异体移植
E. 异种异体移植
4. [单选题]下列疾病的改变为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与直立的T波连接成单向曲线的是
A. 心绞痛
B. 高血压
C. 心肌炎
D. 心力衰竭
E. 急性心肌梗死
5. [单选题]脓肿形成后首要的处理是
A. 全身支持
B. 理疗热敷
C. 切开引流
D. 外敷消炎膏
E. 应用抗生素
6. [单选题]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分流术的最主要缺点是
A. 手术难度大
B. 易发生血栓
C. 不能减轻腹水
D. 易诱发肝性脑病
E. 不能纠正脾功能亢进
7. [单选题]下列情况属于医疗事故的是
A. 为病人输注人血白蛋白导致病人感染丙肝
B. 为青霉素皮试阴性病人输注青霉素后,病人出现过敏性休克
C. 为心脏骤停患者做心外按压时,导致病人胸骨骨折
D. 医务人员擅自离岗,贻误病人抢救时机,导致病人死亡
E. 家属拒绝护士执行治疗和护理,导致病人死亡
8. [单选题]导致产褥病率的主要原因是
A. 手术切口感染
B. 乳腺炎
C. 上呼吸道感染
D. 泌尿系统感染
E. 产褥感染
9. [单选题]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大多由急性转化而来
B. 慢粒急变大多预后不良
C. 慢粒急变用原药化疗无效
D. 国内以慢粒最多见
E. 以中年发病多见
10. [单选题]妊娠期正常孕妇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正确的为
A. 血沉稍降低
B. 血液相对浓缩
C. 血液处于低凝状态
D. 收缩压无明显变化
E. 后期心率增加约20次/分
1.正确答案 :B
解析:收集尿标本前可用肥皂水清洗外阴部,再用清水清洗干净,不能用消毒剂清洗外阴部,故A错;留取在膀胱内停留有6~8小时的中段尿,故C错,B对;尿培养前曾使用抗菌药物,可出现假阴性,故需停药3天,方可取样本培养,故D错;尿液收集要新鲜,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故E错。解题关键:尿培养的注意事项:①尿液收集要新鲜,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②尿液收集前,可用肥皂水清洗外阴部,再用清水清洗干净,不能用消毒剂清洗外部;③尿培养前曾使用抗菌药物,可出现假阴性,故需停药3天,方可取样本培养;④留取在膀胱内停留有6~8小时的中段尿。
2.正确答案 :C
解析:前臂屈侧下段的皮肤较薄,毛发较少,颜色较浅,局部反应易于辨认。
3.正确答案 :A
解析:移植的种类包括自体移植、同质移植、充分配血及组织配型后移植、同种异体移植、异种异体移植等。影响移植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为移植后排异反应的强弱。排异反应的强弱取决于移植物与患者之间的免疫反应强弱,自体移植引发的免疫反应最轻,因此其存活率最高。故本题选择A。解题关键:自体移植免疫排斥最轻,最易成活。
4.正确答案 :E
解析: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数小时后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与直立的T波连接成单向曲线。
5.正确答案 :C
解析: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可使脓液或腐败坏死物迅速排出体外,以达消炎解毒的目的。
6.正确答案 :D
解析:分流术的缺点包括:①来自肠道的蛋白质代谢产物不经肝脏直接入腔静脉,进入外周循环,影响大脑的能量代谢,从而可引起肝性脑病;②阻断了门静脉血直接入肝,加重了肝的缺氧,又使门静脉血中所含的肝营养因子不能入肝,从而加重了肝损害。故选D。
7.正确答案 :D
解析: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所以医务人员擅自离岗,贻误病人抢救时机,导致病人死亡是医疗事故。
8.正确答案 :E
解析: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至10天内,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
9.正确答案 :A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伴有获得性染色体异常的多能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而引起的一种细胞株病。慢粒起病缓慢。国内以慢粒最多见,患者以0~40岁者居多,以中年发病最多见。慢粒在临床上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病人出现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血液等表现,称为慢粒急变。急变期的主要症状是无症状或发热、贫血、出血、骨关节肌肉疼痛,脾脏进行性增大,与白细胞无相关,原有的化疗药物即使增加剂量也效果不佳。预后极差。故选A。解题关键:慢性白血病病程缓慢,骷髅及周围血中以异常成熟的白细胞为主,伴有幼稚细胞。原始细胞一般不超过10%~15%。
10.正确答案 :D
解析:循环血容量于妊娠6~8周开始增加,至32~34周达高峰,增加40%~60%,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出现血液稀释;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多数凝血因子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50%,改变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出现红细胞线串样反应,使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压偏低,妊娠晚期血压轻度升高,一般收缩压无变化;心率于妊娠晚期休息时每分钟增加10~15次。故选D。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