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传染病副高历年考试真题集锦(U9),更多传染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的是
A.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减低
B.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阳性
C. 糖原染色阳性
D.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阳性
E. 苏丹黑B染色阳性
2. [单选题]接触麻疹后超过多少天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就不能达到完全保护或减轻症状的目的
A. 3天
B. 5天
C. 6天
D. 8天
E. 10天
3. [多选题]病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
A. 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医嘱更改的理由
B. 医师讨论分析意见
C. 重要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D. 上级医生的查房意见和会诊意见
E. 所采用的诊疗措施及效果
4. [多选题]对于病原体检测的血清学实验,错误的有
A. 一般要在病程早期和晚期分别采血标本2~3份检查
B. IgM的检出表明原发性感染
C. 感染后即可检出抗体
D. 适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E. 单份血清诊断意义不大
5. [单选题]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
A. 苦味
B. 甘味
C. 辛味
D. 咸昧
E. 酸味
6. [单选题]钩体病人排出钩体的主要途径是 ( )
A. 粪便
B. 尿液
C. 飞沫
D. 呕吐物
E. 鼻咽分泌物
7. [多选题]乙脑特异性IgM抗体具有如下特征 ( )
A. 一般在起病后3~4天出现,脑脊液中最早在病程第2天即可检测到
B. IgM抗体在2周达高峰
C. 轻、中型患者检出率高
D. 重型及极重型患者检出率最高
E. 不能作早期诊断试验
8. [单选题]疟疾发作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 寒战一高热一大汗
B. 高热一大汗一寒战
C. 大汗一高热一寒战
D. 大汗一寒战一高热
E. 高热-寒战一大汗
9. [单选题]关于水痘病原体潜伏性感染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
A. 多在成人后再次发病,表现为带状疱疹
B. 病原体潜伏于表皮细胞中
C. 大多见于隐性感染的病人
D. 是水痘未愈的表现
E. 机体产生抗体后可以清除潜伏感染的病原体
10. [单选题]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作用机制是
A. 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药
B.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药
C. 蛋白酶抑制药
D. 整合酶抑制药
E. 融合抑制药
疑为霍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腹泻,所采集的粪便应置于何种培养基临床检出伤寒沙门菌阳性率最高的是三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易引起肠内、外并发症肠道传染病的是阿米巴肝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碱
女性,35岁,发作性呼吸困难6年,今日在打扫卫生时突然再发,且伴有明显哮鸣音。最可能的疾病是某地区入夏以来接连发现腹泻病人,经大便培养为福氏志贺菌。防疫站为确保居民健康采取预防措施,其重点应为疟疾的发作周期长
世界卫生组织按BMI指数将肥胖分为3级,其中2级肥胖是指长颅表现自颅顶至下颌部的长度明显增加,见于在霍乱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下列哪种表现是莱姆病的神经系统三主征BMI≥28
BMI24~27.9
BMI≥40
BMI35~
掌握传染病潜伏期的意义在于猪链球菌感染病例实验室血常规提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中不包括有协助诊断#
协助治疗
确定医学观察期#
判断预后
预测疫情白细胞计数升高#
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
白细胞计
下列哪些传染病属于肠道传染病霍乱典型的临床表现应为 ( )一幼儿园发现麻疹患儿,为控制麻疹在幼儿园蔓延,应采取的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中毒型菌痢的发病因素中,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 )精液24小时不液化,最可能
通过抑制细胞免疫而发病的传染病是乙脑的神经系统表现的正确概念应除外 ( )包虫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 )以下关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预防猪带绦虫感染的关键是属于补益剂的是(
下列可出现相对缓脉的传染病有尿17-KS降低见于FBG低于3.9mmol/L称为关于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叙述错误的是关于乙脑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感染人体的肠绦虫有多种,其中以人为终宿主的是 ( )绦虫的
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重型霍乱病人常有腓肠肌及腹直肌痉挛,其机制是 ( )属于我国发现的立克次体病的是鼠疫#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霍乱#
炭疽
艾滋病低钙
低钾
碱中毒
低钠#
低氯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恙虫病#
预防肠道传染病,采用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措施狂犬病毒固定毒株的特点是下列有关血吸虫病分期分型及其临床表现的正确描述是( )实验室检查中最可靠的感染证据是 ( )隔离病人及带菌者
粪便管理#
预防给药,疫苗注射
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下列哪一种抗病毒药物不能用于艾滋病的治疗呕吐伴眩晕、眼球震颤最可能是体温上升期、缓解期、体温下降期
体温上升期、体温下降期、恢复期
极期、缓解期、恢复期
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