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出生前的常见感染途径是
A. 脐部
B. 呼吸道
C. 消化道
D. 皮肤
E. 胎盘
2. [单选题]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
A. 糖尿病
B. 动脉粥样硬化
C. 风湿性心瓣膜病
D. 先天性脑动脉瘤
E. 高脂血症
3. [单选题]下列物品与所选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对应不妥的是
A. 耐热的玻璃器材-干热灭菌法
B. 不耐热的塑料制品3%过氧化氢
C. 不耐热的精密仪器-2%戊二醛
D. 伤口清洗-5%过氧化氢
E. 物表面-0.4%过氧乙酸
4. [单选题]在医院护理管理中,护理组织文化建设要求全体护理人员的积极参与,这是指护理组织文化的
A. 易接受性
B. 群众性
C. 针对性
D. 独特性
E. 自觉性
5.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儿茶酚胺症临床表现的是
A. 头痛
B. 面色潮红
C. 四肢发冷
D. 心悸
E. 低血压
6. [单选题]心肺复苏后持续生命支持脑复苏的措施不包括
A. 建立静脉通道
B. 脑电图监测
C. 监测心肺功能
D. 电除颤
E. 应用脱水剂降低脑温
7. [单选题]链霉素皮内试验的进皮剂量是
A. 20U/0.1ml
B. 250U/0.1ml
C. 15U/0.1ml
D. 0.25mg/0.1ml
E. 50μg/0.1ml
8. [单选题]健康教育的特点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什么为主要措施
A. 促进居民健康
B. 传播健康信息
C. 促进健康
D. 防治疾病
E. 增进健康,减少残障
9. [单选题]绒毛穿刺取样在妊娠( )周进行。
A. 7~10
B. 10~13
C. 13~16
D. 14~20
E. 20~24
10. [单选题]患者男,63岁。因脊髓损伤导致尿失禁,留置导尿管10天。近日出现发热。尿液检查有大量白细胞。该患者最可能发生
A. 原位菌群一度失调
B. 原位菌群二度失调
C. 原位菌群三度失调
D. 移位菌群失调
E. 无菌群失调
1.正确答案 :E
解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出生前感染主要途径是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或胎膜早破时阴道细菌上行感染,或病原体通过胎盘达胎儿血液循环致肺部感染。出生后感染主要由上呼吸道下行感染肺部或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引起肺部感染。
2.正确答案 :B
解析:1.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2.心源性栓子为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因,尤以风湿性心瓣膜病瓣膜赘生物为最常见。
3.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动脉瘤破裂。
3.正确答案 :D
解析:干热灭菌法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物体的灭菌及不耐湿热的金属器械的灭菌,故可用于耐热的玻璃器材,
4.正确答案 :B
解析:护理组织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护理专业自身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护理组织文化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积极参与。
5.正确答案 :E
解析:临床表现
1.高血压
①阵发性——平时血压不高,可由体位改变、情绪激动、创伤、大便、小便、扪压肿瘤等诱发血压骤然升高。
表现为剧烈头痛、面色苍白或潮红、四肢发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心悸、视力模糊等。严重者可因心力衰竭、肺水肿、脑出血而死亡。
②持续性——伴有畏寒、多汗、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头痛、烦躁,站立时发生高血压。
2.代谢紊乱——基础代谢增高
①发热。
②高血糖、糖尿和糖耐量降低——原因:肝糖原分解加速及胰岛素分泌受抑制糖代谢紊乱所致。
③血非酯化脂肪酸和胆固醇增高——原因:脂肪分解加速。
④低钾血症——原因:儿茶酚胺促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及促进肾素、醛固酮分泌所致。
⑤便秘——原因:肠蠕动及张力减弱。
6.正确答案 :D
解析:心肺复苏后持续生命支持脑复苏的措施不包括除颤。
7.正确答案 :B
解析:1、链霉素一瓶1g(100万单位),注3.5毫升溶解后为4毫升,每毫升含0.25g(25万单位); 2、 取0.1毫升,加生理盐水至1毫升,每毫升含2.5万单位; 3、 取0.1毫升,加生理盐水至1毫升,每毫升含2500单位;取链霉素试验液0.1毫升(含250单位)作皮内注射(B对)。
8.正确答案 :B
解析: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9.正确答案 :B
解析:绒毛穿刺取样在妊娠10~13周进行。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十二章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 :D
解析:移位菌群失调表现为:横向转移,如从下消化道向上消化道转移,从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转移;纵向转移,如从皮肤及黏膜表层向深层转移;从肠腔向腹腔转移;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外科手术、插管等侵入性诊疗容易引发移位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易发生移位菌群失调。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