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关于失控处理的方式,正确的是
A. 失控后重测一下质控品通过即可
B. 失控后在检测患者标本的同时重新质控
C. 失控后再试一个新的质控品通过即可
D. 先将完成的检测发出报告
E. 重新开始后对失控时的患者标本重做
[单选题]在双位点ELISA实验时,造成抗原测值低于实际含量的常见原因是
A. 固相抗体过多
B. 反应时间不够
C. 标记抗体过多
D. 待测物过浓
E. 酶的活性过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钩状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其中抗体过量叫做前带效应,抗原过量叫做后带效应。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无论在一定量的抗体中加入不同量的抗原或在一定量的抗原中加入不同量的抗体,均可发现只有在两者分子比例合适时才出现最强的抗原一抗体反应。
[单选题]理想的TDM应测定
A. 血中总药物浓度
B. 血中游离药物浓度
C. 血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浓度
D. 血中与有机酸盐结合的药物浓度
E. 视要求不同而异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下列关于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常见于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B. 致病物质不包括不耐热肠毒素
C. 致病物质不包括耐热肠毒素
D. 只引起轻微腹泻
E. 血性结肠炎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下列属于表观遗传性改变的是
A. 抑癌基因Rb1突变
B. 癌基因K-ras突变
C. 抑癌基因APC启动子高甲基化改变
D. 微卫星不稳定性
E. 染色体重排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对HC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多数HCV感染者呈隐性感染,一旦发病则已经是慢性肝炎
B. 肝内因长期存在HCV而导致淋巴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
C. HCV的抗原可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引起肾小球肾炎
D. HCV感染可导致肝细胞癌
E. HCV经粪-口途径传播
正确答案 :E
解析:HCV是肠道外传播的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之一。
[多选题]下列血象、骨髓象的特点哪些提示骨髓红系造血旺盛
A. 红系核分裂象增多
B. 网织红细胞计数减低
C. 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
D. 出现较多嗜多色性红细胞
E. 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正确答案 :ADE
[多选题]血清蛋白电泳后,一般不用下列何种染料进行染色 ( )
A. 丽春红S
B. 考马斯亮蓝
C. 氨基黑
D. 苏丹黑B
E. 油红O
正确答案 :DE
解析:血清含有各种蛋白质,其等电点均在pH7.5以下,若置于pH8以上的缓冲液电泳时均游离成负离子,再向正极移动。由于其等电点,分子量和分子形状各不相同,其电泳速度就不同。故可将血清中蛋白质区分开来。分子量小,带电荷多者,泳动速度最快。按其游动速度顺序把血清蛋白粗略分为清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正常值见表,临床上血清白蛋白减少与γ球蛋白增高为肝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所共有的现象,其减少与增加的程度和肝炎的损伤的范围相并行。急性肝炎早期无变化,发病第二周后即有血清蛋白的改变,慢性肝炎较急性肝炎变化明显,肝硬化变化则更为明显。因此,血清蛋白的变化对疾病诊断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清蛋白电泳后进行染色一般不用苏丹黑B和油红O染色。
[单选题]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A. 快速射血期缩短
B. 减慢射血期缩短
C. 心室充盈期缩短
D. 心室肌氧气供应不足
E. 经减压反射调节后心肌收缩能力减弱
正确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