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女,46岁。脑动脉硬化症病史3年,突感眩晕、呕吐、言语不清。查体: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言语含糊,左眼裂小、瞳孔小、有水平眼震、左面部及右半身痛觉减退,左侧指鼻试验不准。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左侧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
B. 左侧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
C. 右侧小脑上动脉血栓形成
D. 左侧小脑上动脉血栓形成
E. 右侧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
2. [单选题]男,43岁。心脏病20年,房颤2年。1天前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3分钟左右,10分钟后清醒,左侧上下肢不能活动。神清,血压正常,心房颤动。右眼无光感,左上下肢肌力0级,左侧半身感觉丧失,左侧病理征阳性。最可能为
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B. 脑血栓形成
C. 脑出血
D. 脑膜炎
E. 脑栓塞
3.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分别吞噬不同的病原体是因为
A. 细胞来源不同
B. 代谢产物不同
C. 识别能力不同
D. 细胞结构和所含化学成分不同
E. 吞噬过程不同
1.正确答案 :B
解析: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塞,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or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该患者突发眩晕呕吐,言语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左眼裂小、瞳孔小(Horner征)、有水平眼震、左面部和右偏身痛觉减退,左侧指鼻试验不准,诊断左侧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故选D。
2.正确答案 :E
解析:脑血栓形成病因常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TIA,多见于60岁以上,起病较慢,无或轻度意识障碍,多无脑膜刺激征。脑栓塞病因常为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多见于青壮年,起病急骤,无或轻度意识障碍,多无脑膜刺激征。脑出血病因常为高血压、糖尿病,以中老年多见,起病较急,常有意识障碍、呈进行性加重,可有脑膜刺激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表现为跌倒发作(无意识丧失),短暂性全面性遗忘,双眼视力障碍。故选D。
3.正确答案 :D
解析:人类的吞噬细胞有大、小两种。小吞噬细胞是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是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多种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两者构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根据细胞结构不同及所含化学成分不同,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分别吞噬不同的病原体。故本题答案为B。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